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求月票)

過了半個時辰,從掖門閃出幾人,當先的卻是司禮監掌印太監麥承恩,叩闕群臣一看便知,這必是代表太后出來說話的。

麥公公掃視周圍,高聲道:“聖母有旨,爾等有事上疏,無事退散,不得喧譁宮禁、要挾朝廷!”

李佑上前一步,喝道:“麥承恩!我等今日要面見聖母,力諫聖母收回中旨!你出來作甚?膽敢居間弄權,阻絕中外麼!”

麥承恩不相讓道:“聖母不適,不見大臣!你等要聖母抱病而出麼,如有變故,誰能擔責!”

太后託病不出,午門外百官一時面面相覷,不知如何作答,內宮情形他們又不知曉,誰也沒證據說太后是裝病。至於太醫,那絕對是不會說實話的。

“有本上奏,無本散去!”麥承恩再次高聲道。

有些掃興,難得一次集體詣闕,莫非要因為準備不充分而導致敗興而歸?

人群最前方的李佑沉思片刻,又開口對麥承恩道“我有本奏,請你轉達,不須聖母抱病而出!”

不等麥承恩表態,李大人淡淡道:“天子即將回京,大政自有人主!聖母實乃攝政也,屢屢逾矩違制,既然與百官相持,一時難以解脫,為防變亂,臣李佑奏請聖母,先封存寶璽!待天子回京,再行啟用!”

……

……

全場人物包括麥承恩在內,皆感震耳發聵,齊齊冷汗直流,這李大人真敢說!真敢想!

天子寶璽,百姓俗稱的龍印玉璽,天子鎮國治國之物,皇權象徵之物!若沒聽錯,李大人真是奏請封存寶璽?

太后她老人家裝病不出面,你竟然就奏請封存寶璽!原本以為昨晚的奏疏已經夠玩命了,沒想到玩命的還在後頭!

就憑這一奏請,李僉憲必然是大明景和朝當之無愧的第一言官了!放眼整個大明歷史,基本也能排前幾號了。

熟知李佑任職經歷的人不禁感慨,李大人真是幹一行愛一行,從中書到縣尊,從縣尊到太守,從太守到言官,無論在什麼位置上都能光芒耀眼。他怎麼想出瞭如此詭異的念頭?

不過震驚過後,百官再細想發現似乎有幾分道理。法理上寶璽是天子治國的御用之物,太后可以使用寶璽源自於她是攝政,因而具有借用寶璽的權力。其實從根本說起來,太后和群臣都不是寶璽的主人。

所以李佑才敢對著聖母使者高喊暫時封存寶璽!如果是天子的使者當面,李佑大喊封存寶璽,那和造反沒區別,無異於是壽星公上吊,嫌命長了。

詔旨合法不合法,說白了就是寶璽用的合法不合法。既然爭持不過,那就先封存寶璽,等待真正的寶璽主人裁決!

而且封存了寶璽,太后再下詔旨都是扯淡文字了,不怕她繼續亂來,也堪為解決當下僵持局面的釜底抽薪之計。之前的詔旨,則可以慢慢拖延,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這個主意似乎很行得通,將了太后一軍。

麥承恩大汗淋漓,臉色慘白,向宮中飛奔而去。

李佑這個奏請,畢竟實在驚世駭俗,後果殊為難測。午門外百官安靜的落針可聞,紛紛注目李佑。

風蕭蕭兮易水寒,趁著訊息等待時候,多看一眼是一眼哪。說不定過了今天,某人就要被髮配到雲南貴州啃一輩子老米飯去了。

又是將近一個時辰過去,午門左右掖門突然齊齊開啟,兩列隊伍魚貫而出。隊伍每排都是兩名錦衣衛和一名內監,林林總總要有上百人。

百官看到這狀況,不約而同想起一個詞——廷杖!不然派出這上百人陣容作甚?除了將他們集體廷杖,大概沒有別的可能性了。

眾人又是興奮又是忐忑。興奮的是榮譽就在眼前,名載史冊的機會出現了!忐忑的是,自家這身板要遭罪,萬一死了殘了就虧了。

不過再看宮人手裡,卻不見行刑傢什,只有每個內監手裡捧著木盒,甚是奇怪,又有點不像要廷杖了。

司禮監掌印太監麥承恩從門中出來,漠然對李佑道:“聖母有旨,準卿所奏!我身後內監手中之物便是天子二十四寶璽,既然你等奏請封存,聖母便下旨由你等來辦理,二十四寶璽交由你等封存保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