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四百九十六章 認清大勢

古往今來多少英雄豪傑縱橫無敵,可是目光短淺幾分,就要以悲劇收場。如楚霸王項羽,此人能夠敵得過天下之人,但卻敵不過天下之勢,一連數年幾乎戰無不勝,然而最後卻自刎烏江。

想到這裡,李佑暗暗做出了決定。

近一個月時間,因為許次輔丁憂去職,他一時間中樞無人,無法在京師官場穩穩立足,所以不得不竭盡全力借用形勢,屢出奇兵不停策劃各種陰謀陽謀。在帶來豐碩後果的同時,這超常發揮也對朝廷上下諸君形成了極大的衝擊力…

如今不利形勢得到扭轉,盧老大人順利入閣成了第四號武英殿大學士,預計和許閣老的盟友、文淵閣大學士楊閣老可以互為臂助,而他本人也該稍稍遠離朝堂了。

所以重新擔任五城提督,又被免掉朝參也未必是壞事,既不用離開京師官場,又可以實現與朝廷之間的緩衝,專心於本職即可。

自此李大人便拋開朝堂之事,再也不管朝廷中的是是非非,全心投入了提督五城御史衙署建設。

提督五城御史衙門和絕大多數都察院外差一樣,採用的是獨官制,衙門裡堂官只有主官一人,不設屬官,內部只有吏員辦事。從巡撫到巡按,莫不如是。

接近月底時,宛平縣送來了四十差役、兵部調遣來了一哨官軍,吏部划來了十名吏員。一時人手齊備,房屋也打掃清潔,錦衣衛留下的詔獄監牢甚為堅固,仍舊可以繼續使用。只有圍牆還在施工,但衙署已經可以開張了。

崔真非和周杰希兩位師爺閒置月餘,也終於重新有了用武之地,一個負責文書和獄案,一個負責承發和錢糧。

李大人向京師宣佈本衙門開張,儀式地點並不在衙署這裡,而是頗為與眾不同的。

九月二十九日,是朝會之日。凌晨天氣已經微微寒冷了,朝臣們起床後紛紛出了家門向宮城彙集。

天色矇矇亮,很多朝臣在上朝路上看到一道新的風景線。

街面上出現了一支普通而又不普通的隊伍。有一對紅漆木棍前導,二十差役前擁,四十官軍後呼,有馬車一架尾隨;中間是一頂四人抬大轎,還有壯士二人手持青羅傘蓋緊隨左右,垂下的流蘇絛飾在晨風中微微飄動。

說它普通,這要放在府縣十分不稀奇,親民官的威風出行差不多都是這樣的,甚至猶有過之。很多擔任過地方官的朝臣望見這支隊伍,不由得記憶起了自己當知縣時的青蔥歲月…

但不普通的是,這裡是天子腳下的京師,宰輔出行儀從也絕對不會有傘蓋當頭,以及不會有如此多差役官軍前呼後擁。

於是乎一個早晨,李佑便讓京師官場紛紛曉得,提督五城御史衙門開張了!

按照詔令定製,李佑花了將近兩個時辰才繞著皇城巡視完,午時回到衙署。用完飯食,又開始思慮下一步動作。

一般新設衙署的最大問題就是職權劃分。朝廷詔令所規定的只是個大概方向,具體細分還得靠實踐中摸索並奏請朝廷批准。

例如朝廷允許提督五城御史衙署擁有收受詞訟和審理之權,但能判什麼等級的案子,那還得與刑部協商清楚。是依照巡城御史慣例,只能判決田土婚姻契約錢債等民事案件和杖刑以下刑案,還是抬高等級,可以判決一百杖以下案件?

李佑知道,從現有秩序中重新劃分出新的權力邊界,那就要同時與上司和下屬對接好。

巡城及兵馬司系統的職責及其細碎,內外五城三十六坊,涉及到城市管理幾乎無所不包。若只論主要職責,他這個提督五城御史衙署所管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治安刑名二是街巷溝渠管理,向上對應刑部與工部。

但與上司對接之前,還得將內部關係理順了,才好有底氣的與上司協商明白。

提督五城御史衙署按照朝廷的定義,是下轄五城兵馬司,節制五城巡城御史,共計十個單元,這可真是不少。

還要注意的是,對五城兵馬司與巡城御史是有區分的,一個是下轄,一個是隻是節制。

這些關係慢慢理順是需要時間的,李佑不禁感慨道。接手一個新設衙門沒有任何前規,一切都須得自己去開創,堪稱任重而道遠哪。

他隨即下達了第一道命令,傳五個兵馬司的五個指揮到提督五城御史衙署相見!

(未完待續)

瀏覽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