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四百七十六章 謠言無罪…

李佑豎起大拇指,“世子果真義字當頭,義氣為先,不知想當京師及時雨,還是帝都小孟嘗?我看是更像是急先鋒罷。”

徐世子是有這個心思,想做勳戚子弟的頭領人物,但不便宣之於口,被李佑語含嘲諷的說破心事,有些惱羞成怒。

但記起太后曾囑咐他,不要與李佑節外生枝,坐實其動手毆人即可,徐世子便忍住了,心裡默唸小不忍則亂大謀。

又等了一刻鐘,中極殿大學士、首輔徐嶽和文淵閣大學士楊進前後腳進入朝房,跟隨的還有中書舍人若干。

太后命殿閣大學士查問此事,如今在閣只有四個閣老,徐首輔是領旨的人,不得不來。其他人中,彭閣老與金閣老對這小字輩打架鬥毆的事情毫無興趣,不屑前來,只有楊閣老跟隨徐首輔到了。

先前到的眾人對兩閣老行過禮,各自站立一旁。

徐首輔環視屋內,實在懶得多說什麼,只開口道:“聖母命我兼聽兩方,你們各自陳詞,我也好據實上奏。”

徐世子上前道:“前夜在下與諸友在錦繡樓會聚,散時偶遇李僉憲。苟賢弟因與李僉憲有過誤解,遂上前分說,孰料李僉憲暴起動粗,毆打苟賢弟,我等一時救護不及。此事我等皆可作證。苟賢弟傷勢也可為證。”

李佑瞥了徐世子一眼,當時姓苟的是來說話麼?他動手動腳和辱罵之語都被漂沒了?

聽完徐世子陳詞。徐首輔便對苟緋問道:“是如此麼?”

苟指揮點點頭,“確如是。”

徐首輔又轉向李佑:“你又如何說?”他想只要李佑再說幾句,就可以結束了,隨後將兩方陳詞交與太后,就讓太后去斟酌罷。

李佑上前,神情苦惱,“為尊者諱,為貴者隱,武安伯乃國之勳臣,所以這事內幕不便細說哪。”

徐首輔嗤之以鼻。高聲道:“聖母垂詢此事。有話但講,不須吞吞吐吐!”

李佑正色答道:“像徐世子那般自說自話,不免偏私,為本官所不取也!本官願以無關旁人之言代表,以示公正!前夜之事有民眾圍觀。可訪求民眾得之!”

又補充道:“棋盤街至此不過二里多路程,此時天色尚早,遣人去尋訪來得及!”

楊閣老對首輔建議道:“李僉憲言之有理,可據此得實情。”

徐首輔不耐煩的對隨身中書舍人吩咐道:“你去登聞鼓那裡,叫當班的官軍、御史去棋盤街查訪,並速速回報!”

他又站起身向外走去,“老夫暫回閣中辦事,爾等在此等候!查探有了結果再繼續!”

李佑與徐世子等人大眼瞪小眼的在朝房中等待了一個多時辰,眼看窗外日頭偏西。方才見徐首輔與楊閣老重新回到朝房。

前去打探情況的中書舍人稟報道:“附近百姓眾說紛紜,宛如親見,有說武安伯家當街強搶民女的,有說武安伯家對外地客商強買強賣的,有說武安伯家強取豪奪霸佔錦繡樓的。但也眾口一詞說李僉憲路見不平,才與苟指揮過不去。”

當即勳戚子弟齊齊譁然。沒想到一天半時間冒出如此多胡編的謠言。

李佑對此瞭然於胸,雖然那晚他靈機一動,與圍觀民眾進行了良好互動。但還是擔憂圍觀民眾不能領會意圖,或者傳謠效率太慢,所以昨天他沒少派家奴去棋盤街散佈流言,看起來效果不錯。

也是勳戚世代久居京城,又多是倚仗富貴疏於管教而劣跡斑斑,藉機傳他們的謠太簡單了。

不過李大人仍舊閉口不言,只拿雙眼望向徐首輔,一切盡在不言中…旁邊書吏也不問對錯,只管埋頭記錄。

中城兵馬司指揮苟緋今日臉面還在疼痛,本不願張口說話,但聽了這番所謂“民意”,登時怒髮衝冠。他本來就是個衝動的人,不然那晚別人都看熱鬧,只有他強自出頭逞能去羞辱李佑。

他站出來對首輔道:“皆是謠言,不可採信!請首揆老大人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