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要去“查訪”煤價行情的地方便是阜成門外煤市,他那前呼後擁的隊伍剛進了西城地界,兵馬司的姜指揮便迎接上來,一同向阜成門而去。這態度讓李大人較為滿意。
路過西城兵馬司衙署時,李佑還進去休息片刻並暖了暖身子,姜指揮抽空向李大人介紹了情況。
原來昨日從西山那邊傳來了訊息,有大批礦工鬧事叫歇,聲勢不小,許多煤窯礦井都歇了工口故而今日煤價暴漲,由先前的每百斤一兩銀子漲到了每百斤三兩銀子,並且還在上漲。
礦工叫歇,煤窯停產?難怪煤市驟然緊張了,李佑恍然大悟,不過心裡仍忍不住吐槽了一句,用上輩子的課本解釋,這就是一起無產階級早期反抗剝削壓迫的鬥爭案例。很可惜,沒有先進理論指導,無產階級的樸素鬥爭註定要失敗的。
姜指揮繼續介紹情況道:“煤價高漲也就罷了,但市面上似乎又出現了有價無市的緊缺狀況,很多煤鋪都打出了由於西山貨源斷絕,所以煤炭告罄的招牌,一時間拿著銀子也買不到煤。”
“冬季是用煤旺季,煤鋪怎麼會沒有存貨,哪有可能如此迅速便賣完了,難道是奸商囤積居奇?”李佑問道。
姜指揮答道:“屬下未來得及細查,不敢確定是否如此。”
這處煤市位於阜成門外。李佑一行從阜成門出了城,下轎抬眼望去,見煤市方向川流不息,雖然沒到接踵摩肩程度,但熙熙攘攘的人也不算少了。還有一排排的大車停列在道旁,不過都是空的。
姜指揮又對李大人介紹道:“煤市又不是崇文門那種百貨集市,平日裡絕沒有如此熱鬧,只怕連眼前的一成都不到。今日這些人,大約都是聽到了訊息才趕過來的。”
在這寒冷冬季,煤炭和糧食是幾乎等價的存在,是絕對的剛需,由不得人們不關注。
李大人在隨從簇擁下,向煤市裡行去。京城人眼界大,猛然在身邊見到了官員後,只是隨意的避道讓路,不似外地那般大驚小怪、少見多怪。這年輕官員沒準和他們一樣,是聽了訊息前來買煤的!
這裡煤市有煤鋪數十家,大的一二十家,小的四五十家,每年有上億斤的煤炭從西山運到這裡,又從這裡賣出去。
李佑雖然身著官袍,但並沒有公開身份,他隨便選了一家門面較小的煤鋪,還沒進店堂,掌櫃帶著夥計就出來迎接行禮。李大人索性也不進去了,就在店門口問道:“本官要買煤,你這裡可還有?”
“當真不湊巧,小店已經賣得沒了,老爺可去別家問問。”
李佑沒有為難這家,又在煤市裡點了兩家普通煤鋪,皆聲稱已經賣完。
最後,李佑直接挑了煤市裡最大的幾個煤鋪之一、一家名叫泰盛的店鋪進去,得到的回答還是差不多。
“大人你來的遲了,小店煤炭業已告罄。”泰盛的掌櫃如此說。
砰!李佑猛然拍著櫃檯,斥責道:“一派胡言!如今正是寒冬,你這賣煤肯定儲存了不少!哪有昨日剛有礦工叫歇訊息,今日半天就被一掃而空的道理!”
泰盛的葉掌櫃答道:“確實也無。”
李佑冷笑幾聲,“但願是沒有。”
隨即對左右下令道:“搜查後院去!不必入屋,只看有沒有存煤!”
這店裡,有夥計、傭工二十人,但哪裡擋得住已經拔出兵器的官軍。很快便有十幾人穿過前堂,在姜指揮帶領下一馬當先衝進了泰盛煤鋪的後院。
才過幾個呼吸功夫,姜指揮便又從後米出來,興沖沖地對李大人稟報道:“根本不必細看,後院裡就堆著許多煤炭,目測約莫十萬斤!”
聞言李佑似笑非笑的望向葉掌櫃的,諷刺道:“此為告罄乎?你作何解?
葉掌櫃答道:“那些煤炭都已經是有主之物,不在銷售之列!”
“那這煤炭是誰的?”
葉掌櫃糾結半天,也沒有答出來。
李佑再次對左右喝道:“奸商囤積居奇,炒高煤價,欲取不義之財,本官便替天行道!將這葉掌櫃拿下回衙審問,院中所積存的煤炭全部罰沒運走,交與西城兵馬司售賣!”
“慢著!”葉掌櫃急的大叫:“大老爺休要誤解,那批煤確實有主,乃歸大內直殿監惜薪司所有!小店裡有管事太監的封條和文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