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遍數司禮監裡,奴婢敢斷言並不只有段知恩忠心!但卻只有段知恩最不安分,與外朝紛爭哪次與段知恩無關,這叫陛下煩不勝煩,難道都是別家之錯?難道這就是段知恩的忠心為君?”
景和天子早被李佑打上了耳根子軟的標籤,此時見朝廷內外一致貶斥段知恩,又加上剛才那揮之不去的疑雲,他便更加迷惑起來。
見勢不妙,段知恩“噗通”一聲,跪在天子腳下,淚流滿面道:“奴婢服侍陛下十餘年,赤誠可鑑天地,忠心可昭日月!滿朝誹謗叢生,奴婢無力再辯,若陛下聽之信之,只怕日後再難有第二個段知恩!”
天子聞言嘆口氣。
我靠!李佑當然分辨的出來,段公公這是要打情義牌了。不得不說。“只怕日後再難有第二個段知恩”這句話真夠感人的。
只讓天子迷惑沒用!而且長公主也再三說過,天子歷練尚淺,對天子有些話必須敞開了說!
李佑便奮然上前,以不輸於段知恩的悲憤,同樣熱淚盈眶,而且更加激烈的以頭觸金磚,在“砰砰”的伴奏中聲嘶力竭奏道:
“陛下請再聽臣剖心明述!這些忠義之言別人不敢說,臣也已經忍了數月,今日雖萬死也要不吐不快!
臣聞若君上有力,百官敬畏,才不易受人矇蔽!可如今陛下親政,尚未完全掌控自如,當求穩妥中庸之道,徐徐為之。
情事不明時若偏聽偏信,驟然重用不可信之人,必將養虎成患,有尾大不掉之勢,反受其制!臣觀當今段、白等人內外勾結,便有此等勢頭!
段知恩、白雲生等人所作所為,只在陛下與朝中宮中之間挑撥離間,依仗陛下強行與內外朝相鬥!彼輩所圖,不過是利用陛下偏愛之心謀自傢俬利,正是要在爭鬥中將陛下變成孤家寡人!
若真到了那等地步,陛下內外無助,只有信賴段知恩等人,如此便遂了彼輩心願!只怕陛下那時處處要受其挾制,龍困淺灘還談什麼施展抱負!
段白二人一個為入閣,一個為司禮掌印,前後屢屢不擇手段,離間君臣也就罷了,今次甚至不惜離間陛下母子之情,將不孝之名栽於陛下,孰不可忍也!
難道陛下還能繼續包容麼!如此下去,內外疏離!親情疏離!陛下想當那天上孤星麼!莫非陛下想做除段知恩外無可依靠之人?莫非陛下甘願受家奴挾制?
天下臣民皆知陛下乃少有良善君子,但萬萬不可讓小人濫用君恩!臣秉承忠義言盡於此,惟願今後再沒有第二個段知恩,這才是陛下之幸!”
滿殿數十人,無不為李佑捏了一把冷汗。他這些話不但要揭發段公公與白侍郎的陰謀,而且已經隱隱對映到帝王心術了,堪稱真心話大冒險!也虧得他真敢在天子面前坦言,李佑的肝膽不但是鐵鑄的,嘴也是鋼澆的啊。
眾人在心裡公平的打分,段知恩演技和臺詞雖好,但比李佑相比,還是遜了一籌,這便是一流演員與超級巨星的區別。
又有精明的人嘆道,雖然沒出現大結局,但段公公已經敗了!段公公放棄了幕後製作的優勢,不得不被逼到前臺與李佑面對面,並且飆起演技和臺詞,這就是敗局!
段知恩面如死灰,身居內宮天子之側是他們的優勢,也是他們的劣勢,他們必須緊緊依靠天子。可一旦天子的信念動搖起來,抱著懷疑態度看去,他們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可以安上無數種罪名。何況如今李佑無官無職不管政事,反而成了優勢,想去攻擊他也沒有太多下嘴的地方。
卻說李佑之言聽在天子耳中簡直震耳發聵,並感受到很多不同之處。
別的大臣勸諫,或許都是滿口道理,但李佑這次卻沒有任何仁義道德內容。句句都是站在他的角度和立場,彷彿是朋友之間的直言不諱。奇怪,為何他還感到那些話裡帶有一點皇姐的口吻?
無論如何,這確實是忠誠赤膽之言,非真心之人是說不出來的,天子判斷道。
又想起段大伴曾經說過,陛下不必害怕失敗,可以透過提拔白侍郎入閣的過程熟悉朝臣文官,試一試水深水淺,有點紛爭不算什麼。
用李佑的話解釋,這難道都是為了挑起蚌鷸相爭,然後漁翁得利?或者就是為了讓自己更加孤立?
仔細思量確實有點這樣的狀態,真該死!天子再次有種被背叛的感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