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六十七章 水土不服

如果進行抽樣調查,就會現,這數百人中近半數是虛江縣童生,四分之一是富家子弟,其餘都是看著人多跟著鬧的。

虛江縣的來鬧,無非是石大人太有可能整治虛江縣了,他們誰也不放心;富家子弟來鬧,是因為石大人油鹽不進,要換一個稍微通融些的才好,正好有這個機會;其他人或許是聽了削減蘇州府生員名額的流言,或者乾脆就是看到人多便跟著起鬨,不鬧白不鬧,反正國朝傳統是法不責眾的。

石參政閉目深深吸了幾口氣,強迫自己平靜下來。監臨官位置,他是不會辭的,不然屈從了後,從三品分守道的威望何在?但同時又要完美化解此事,不可留下後患。

細細思量後大喝道:“左右來人本官要出門”

高師爺慌忙上前勸阻道:“東翁不可這些人並無功名,東翁體面尊貴,豈能輕見?況且衙外人群洶洶,易生變亂,只許他們領頭人進衙呈事即可。”

“以本官看來,不會有人敢進來的。”

高先生又道:“在下已遣了人去府衙,令王知府來平息此事,東翁靜待便好。”

“這是治標不治本。”石參政道:“他們也算半個讀書人,既有疑意,本官為官為師為長,便去釋疑。況且本官身正立直,有何懼哉,坦誠相見,疑意自消。”

高先生見勸不住,心裡哀嘆道,東主真是不信邪,這時候還想擺禮賢下士的譜麼?上次生的碼頭被圍毆的事情還沒有令你醒悟?

當下擺出儀仗,石參政在十數隨從護衛的保護下出了分守道衙署大門,果見外面滿街黑壓壓一片人群,有布衣葛素者,有綢衫錦服者。

石參政立於門坊下朗聲道:“諸生不必驚懼跪見,本官知汝等有疑心處,親來分說一二。近日流言塵囂,不足為信,本官在此起誓,本次監臨院試,秉持天地正心,絕無偏私之事,否則枉為聖人門徒諸生儘可安心”

石大人神情肅然,語如金石,擲地有聲,若用二十一世紀測謊儀測量,誠實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比真金還金

不過彷彿少了點什麼,只見這時數百人鴉雀無聲,旁邊的高師爺忽然感到缺個振臂一呼,納頭便拜的,也就是俗語中的托兒。無奈他便站出來對人群道:“爾等不要在此虛度光陰,回去溫習經義,早早安歇以備明日入場的好。”

還真有人站出來拜道:“老大人的話我等心領了,不知老大人是否辭去監臨官?”

“本官既無過錯,為何要辭?”石參政答道。

石大人這話一出口,便聽見人群裡卻冒出一句:“罔顧民意死活不辭,還是心裡有鬼啊…空誓言有什麼用我等小民又管不到。”

石參政按下身段好言好語,與這群秀才都不是的白丁說了半天,卻被刁民當面譏諷,此刻也終於忍不住了,厲聲道:“是誰在那妖言惑眾?”

本已安穩的人群登時慫動起來,又聽見有人大喊:“府衙兵丁來捕人了”

齊齊回頭望去,果然望見一片衙役與守備司兵丁大張旗鼓朝這裡而來,沈同知身先士卒、一馬當先,表情殺氣騰騰。

原來高師爺派人到了府衙報訊息,令地方官們去將事情平息,卻遭了冷遇。

先王知府即使脾氣再好也是堂堂四品黃堂,被石參政損了一通雖然似乎是受了李推官池魚之殃,表面忍著不說什麼,但心裡能沒有芥蒂?這種事不幸災樂禍看熱鬧就不錯了,哪願意去幫忙。

負責治安的夏通判也不願意去,不知道為什麼。

至於負責刑名的李推官,王知府更不敢讓他去,以他的作風,只怕去了後火上澆油火燒連營一不可收拾。

於是乎沈同知積極的自告奮勇了,他自認是石參政的人,此時不表現更待何時?

沈大人帶著十來個衙役又會合了幾十個守備司兵丁,一併前往分守道衙門。由於立功心切,不免表情急切了點,叫人望而生畏。當然,沈同知並不傻,知道解決這事必須以安撫為主,叫人群自行慢慢散去是最好的結果。

沈同知行到人群后方,要開口說幾句。卻見他身邊一個相貌凶神惡煞的衙役絲毫不講江湖規矩,擅自搶先衝到前方,拔出腰刀揮舞著大喝道:“大膽刁民膽敢喧鬧公衙沈老爺在此,還不跪下束手就擒不然休怪刀槍無眼、黃泉索命”

這蠢貨是從哪冒出來的??沈大人愕然無語,張嘴不能合,頃刻間便反應過來了,這他孃的必定是李推官…

人群便一下子炸窩了…前邊是一二十個人,後邊是目測數十個兵丁衙役…智商正常的都知道往哪裡逃,當即人群嘩啦向石參政儀仗隊伍衝撞過去。

石大人的隨從哪裡敢攔著人群,迅丟了累贅儀仗,死命護著石參政往衙門裡退去。

幸好人群只想衝開儀仗隊伍逃命,沒有圍毆石大人的興趣,叫石參政安然無恙退回了衙門裡,只是雙目圓睜,臉色煞白。

只可嘆那些華蓋、官牌等物事,才新做了一個月,又被暴動人群踩成碎渣了。上任不到兩個月,全套儀仗就丟了兩次,這簡直也是能上蘇州府野史傳說的笑話了,叫有志於青史留名的石大人情何以堪。

高師爺仰天長嘆,“蘇州府民風若此,東主性子不適合在蘇州府為官,真悔之不及啊”

這是大實話。石參政過去所任職地方,大都民俗淳樸,上下有序,沒有像蘇州府這樣工商業高度繁榮,小民人性多彩多姿多元化的花花世界,所以他有點水土不服了。。.。

瀏覽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