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章 踩出個什麼東西?!

第一百十章踩出個什麼東西?!

任御史見李佑望著他,遂拱手還禮道:“李大人請拿出官告、勘合,本官要核實登入。/.joo/◎百度搜尋:新世紀◎小◎說◎網◎”

李佑真納悶了,任御史與他無冤無仇外加素不相識,半夜闖進來為的那般?

核實登入…說的輕巧。告身與勘合這類東西,都叫憑,一旦交出來,就等於進入了監察程式,人證俱在十有**會吃排頭,這豈是滿心想要升官的李佑所願意的?

不經意間被抓了小錯誤現行的李大人忽然有所感悟,估計三個月前的石參政就是這個鬱悶心情…報應不爽哪。

火光之下李大人的表情陰晴不定,卻把又目光投往驛丞,伸手指著質問道:“想必是你這賤役從做鬼,本官與你素不相識,為何陷害?”

關於底層小官吏的門道,李佑也是此老手了。不管是什麼原因,這通州一天往來無數人,姓任的御史哪有閒工夫能找到他,肯定是驛丞為了巴結去通風報信。

那驛丞坦然答道:“御史巡查,下官如實彙報也是職責所在。”

通州驛驛丞雖然是個不入流官員,但在這個位置迎來送往的見過不知多少貴人,眼界太大了,有御史撐腰的話一個七品外面推官確實也不算什麼。何況這位李推官登記入住時,已經露了雜流出身的老底,實在沒什麼可怕的。

聽了答話,李佑便隱隱約約猜出幾分真相,若這時候還猜不到,那就別做官了。大致情況(武動乾坤最新章節.)應該是:不知什麼原因,任御史開始巡查違規馳驛傳乘之事,要驛丞提供點軟柿子捏,而他李佑便被驛丞當成軟柿子舉報了。

簡單一句話說,就是李大人看起來比較好欺負…若話從頭說起那就長了,原來近些年來天下驛站的花銷讓朝廷不堪重負,每年光從國庫掏走的銀錢就高達百萬以上,朝廷有點吃不住勁。

究其原因,最大原因就是冒領勘合者甚多,幾乎成了官場常態,有點本事的人出行都要去弄一張。驛站既疲於應付,也常藉此虛報開銷,加起來靡費甚巨。

所以朝廷決意整飭,一方面由兵部收緊源頭,另一方面派御史分赴各處巡查整頓。任御史負責沿運河的直隸、山東、南直隸這一條線路,位於樞紐要津的通州便是他的第一站,也是重之重。

李佑運氣不佳,正好在風頭撞到了槍口上。

說實在的,任御史這個活計不好乾。有本事違規領到勘合的人,那自然是多數是有背景後臺的。打個比喻,宰相的家奴,尚書的小舅子之類的人物就算拿著勘合招搖過站,難道真去查他?

不去管也不行,奉命外出巡查,一無所獲就是最大的失職回都察院考核休想過關。惹出昏庸無能的名聲,這御史也別想幹了。

頭疼歸頭疼,倒也難不住任御史,大象踩不動,但可以去踩螞蟻啊。

在國朝,監察體系前所未有強大,幾乎與行政體系呈現並駕齊驅勢頭。當監察御史的,本職工作固然差不多,但風格大略可以分兩種,抓大放小的和抓小放大的。

抓大放小的圖名聲,專跟皇帝宰相尚書巡撫之流過不去,要的就是以小注博大彩。而抓小放大的則是圖實惠,與高官顯貴拉好關係安安穩穩過日子。

這位任御史,便是屬於抓小放大的那種御史,到了通州便吩咐下去,各處驛站裡若有合適的違規典型便報過來。又吩咐道,大了不好小了也不好,就要那七品的不大不小正合適。

所以說,李大人和衣床臥,禍從天上來,歸根結底是因為看起來太好欺負。

先這廝只是個在朝廷無根基的外府小官。其次從登記記錄看來,這廝到京城是為坐監的,說明他並非科班出身,不會有厲害關係網,也不會有多大前程。第三,這廝被安排到偏僻小院,與奴婢擠在一屋也不吵不鬧,說明他沒底氣。

…總和起來,在任御史眼,李大人豈不正是個軟弱可欺的違規典型?抓住處理也就處理了,合該他倒黴。公私兩便,無有後患,實在妥當。

話扯遠了,卻說李佑磨磨蹭蹭的,惹的御史隨員不耐煩,又喝斥道:“閣下不要拖延時候了還不拿出各項憑查驗”

又把李佑的火氣挑起來了,要說今天誰最可恨,莫過於這個不知道姓名的屬吏。

在虛江縣和蘇州府,李佑好歹也是小小的土豪,知府道臺都奈何不得他,心態驕矜慣了,到了這兒竟然被看成刷政績的弱者甲乙丙丁…雖然他違規了,但官場上有時候違規不是錯,弱小才是錯誤啊。

常言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來之前李大人有心理準備的,知道京城不好混,但仍沒想到還沒進京就在通州驛站莫名其妙捱了一記悶棍,險些被這個反差刺激到內傷。真是烏紗滿地走,外官不如狗…

狠狠掃了一眼,李佑轉頭對張三喝道:“去將本官裝憑的匣子拿出來”

張三回屋取東西的空當,便有看不過眼的人站出來了,只見一個年近三旬的儒冠士子對任御史道:“都是朝廷命官,為君上效力,這位任大人何必相煎太急。”

聲音洪亮,叫李佑聽得有點兒耳熟,仔細回想似乎就是剛才到了門外要請他喝酒的人,這哥們倒是挺仗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