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星球最不缺少的就是植物,地表百分之六十的面積都是森林。在這十幾天的時間裡,林一凡他們製造了幾百萬支巨型弩箭。
為了減少空氣的阻力,箭身還被設計成螺旋狀。當巨型弩箭被射出之後,螺旋狀的紋路會在空氣的阻力下,讓巨箭飛快的旋轉,這樣還大大提高了穿透力。
時間很快就來到最後五天,林一凡他們也準備好了一切。
為了不讓海族人懷疑背後有人支援赤猿族,巨型弩弓的結構設計的非常巧妙。
單從外形上看非常簡單,工藝水平也非常落後。可是就這簡單的結構設計,卻可以發揮巨大的威力。
巨型弩弓的體積並不大,至於重量也只有百斤左右。不過這也需要兩個赤猿族人抬著走,主要是為了行軍速度。
巨弩可以同時發射五支巨箭,動力是採用一種植物的藤條製作的。林一凡在製作藤條的時候還融入了那種綠色粘液,這樣使藤條的韌性達到一個非常恐怖的地步。
所有武器都準備好之後,林一凡並沒有急著去騷擾海族人。新式武器必須讓赤猿族戰士熟悉一下,林一凡又抽出半天的時間對他們進行了一次訓練。
訓練的內容就是熟練掌握弩箭的射擊和地形的選擇,另外是訓練隊伍的整體協調性。
幾萬人的隊伍不可能都使用巨弩,林一凡安排了一萬人作為射手,又挑選一萬人負責攜帶巨型弩箭,而其他戰士繼續使用手提式弩弓。
其實林一凡可以利用隱秘通道直接搬運巨型弩箭,這樣就可以節省出很多後勤戰士。
林一凡之所以讓赤猿族戰士搬運,這主要是考慮到以後他們離開的時候,赤猿族依然可以保持高效的戰鬥力。
林一凡把所有武器的製造工藝全都教給赤猿族人,即便林一凡他們離開了,赤猿族人自己也能製造這些武器。
而且蒂斯也說了,赤猿族人基因非常特殊,他們個個都非常聰明,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可能會在這些武器的基礎上,發明出威力更加巨大的武器來。
因為之前的幾個月裡,林一凡已經對赤猿族人進行過系統的軍事訓練。所以這半天的訓練對他們來說非常簡單,他們很快就掌握了新的戰術。
這次赤猿族的男女戰士一同出戰,總人數達到了七萬五左右。
因為有隱秘通道,林一凡並不打算把兵力太分散。又考慮到戰鬥力的問題,林一凡把隊伍分成兩波,同時進攻兩座基地。
每一波隊伍都有五千個巨弩射手和五千個後勤人員,他們連同其他戰士一起,同時被傳送到海族人的基地附近。
考慮到安全問題,林一凡沒有去攻擊大型基地,而是選擇兩個小型基地作為第一攻擊目標。
趁著夜色,隊伍悄悄的到達攻擊位置。這個攻擊位置早就被偵察好了,巨弩的射程正好可以攻擊到基地。
巨弩的攻擊方式如同大炮,計算好角度之後把弩箭射向天空。弩箭在墜落的時候會產生極大的動力,然後重重的撞擊到基地的防禦牆上。
“發射!”
隨著林一凡一聲令下,兩支隊伍同時發起攻擊。
每支隊伍都有兩千五百臺巨弩,同時發射就是一萬多支巨箭。它們攜帶者刺耳的破風聲,以閃電般的速度飛向海族人的基地。
當弩箭飛在半空中的時候,基地的防禦系統也掃描到了。可是弩箭的數量太多了,而且體積又小,即便被防禦炮掃射了幾輪,還是有幾千只弩箭成功突破防禦。
這幾千只弩箭有一部分還擊中防禦炮,這些防禦炮在巨大的衝擊力之下,瞬間就被摧毀,這讓基地的防禦力大大下降。
赤猿族戰士裝彈的速度非常快,還不等海族人搞明白是怎麼一回事,第二波攻擊又到來了。
少了那一部分防禦炮,這一波攻擊對基地造成的傷害更大。突破防禦的弩箭接近萬支,被擊毀的防禦炮更多。
原本小型基地防禦力量就不足,現在又被這兩波攻擊擊毀那麼多防禦炮,這讓基地內的海族人陷入了恐慌。
不過恐慌的主要原因並不是那些防禦炮被毀,而是他們不知道敵人到底是什麼來頭,未知的事物才會讓人產生巨大的恐懼。
因為攜帶量有限,所以只能攻擊四輪就要撤退。當海族人看到敵人停止了弩箭攻擊,立刻派兵前來圍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