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室中,有三位死對頭,其中有兩位是皇室大臣,另外一位也是軍部的將軍。
也正因為軍部的這位將軍,他們才發生了矛盾。可是這位將軍鬥不過哥特將軍,於是就拉攏自己兩個朋友,也是年輕時的同學,一起對付哥特將軍。
對於哥特這個新上位不久的將軍來說,一個人面對三位大佬的圍攻,顯得有些吃力,也正因為此,哥特才急於拉攏一位大佬。
而林一凡幾人的出現,給了他最好的機會。為了能對付那三位大佬,他絕對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透過了解,林一凡得知哥特這個人確實很聰明。他個人能力也很強,手下的將領非常忠心。
他是一個合格的將軍,手下的將領各個都很強悍,這也是為什麼那位將軍要聯合兩位大臣對付他。
只要林一凡給他一點助力,這位哥特將軍肯定會迅速崛起,即便有兩位大臣阻撓,也不是他的對手。
真正必要的時候,林一凡不介意將他們兩位大臣給刺殺了。不過那樣就會把事情鬧大,也會把這個罪名引到哥特身上。
一旦被皇家盯上,哥特想在短時間內崛起,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這也等於間接耽誤了林一凡的計劃,不到萬不得已,林一凡不會去這樣做。
偵察的結果讓林一凡很滿意,哥特將軍為人正直,深的將士們擁護。
可是他有一點太寵溺那個兒子,尤其是哪個管事的,經常與那位公子欺負百姓。
至於他的那三個死對頭,經常利用職權欺凌百姓,一個個壞事沒少做。
正好,林一凡藉著哥特的手,將這三個人除去。一是為民除害了,二是踢哥特掃除障礙。
不過哥特的兒子被寵壞了,必須給他一點教訓,否則日後也是隱患。而那個管事的,他為人狠辣,心術不正,野心比哥特還要大。
林一凡猜測,那個管事的有想取代哥特的想法,只是一直沒等到機會。
林一凡之所以這樣想,原因很簡單。一個為人正直的將軍,怎麼可能縱容手下太過寵溺自己的兒子,而且還帶著他欺負百姓。
很顯然,是那位管事的故意的。他就是想毀了哥特的兒子,將他兒子的名聲搞臭,這樣對哥特官運就會有影響。
透過調查,林一凡得知那位管事的和哥特將軍之前在一個部隊,他們是生死之交,管事的救過哥特的命。
說道這裡林一凡就有些想不通了,既然是生死之交,怎麼可能會害哥特將軍的兒子呢。
那位戰友變了,這個理由不成立。哥特將軍對於這位戰友非常好,有什麼好東西都與他分享,並且對他的家人也很照顧。
從情感上說,那位管事的不會背叛哥特將軍。而現在他確實這樣做了,那只有一個解釋,那位管事的被人要挾了家人,或者他已經不是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