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坐多久,眾人茶都才喝一盞,便聽到遠處的號角響起來了。
“嚯,來了,倒是不慢。”
趙居靜率先站了起來,打算走向棧橋。
陳海升開口勸阻道,“趙公,不用如此急切,還得有點時間呢,外面日頭大,您就安坐此處,等林徹來拜見就是了。”
“哈哈哈,這可不成,林小友如今可是咱們泉州的大英雄,老夫理當前去相迎,一睹我大宋未來棟樑之風采啊。”
趙居靜擺擺手,這次行動,他也是決策者之一,雖然由於身份,無法在明面公開他趙家的參與,但是心中的快意卻是絲毫不減。
“趙公說的在理,僕亦是如此念頭,走吧,同去迎接,徹哥兒值得如此。”
林徹在泉州這段日子裡,打著求學的幌子,沒少去拜見蘇知州,如今蘇知州已經把林徹視為親傳弟子了。
既然趙蘇二位都這麼表態了,蒲壽庚自然也是裝作感激林徹的作為,因為從表面上來說他一個海商,海寇被剿滅,他也是受益者。
於是,在三巨頭的帶領下,一眾官吏又浩浩蕩蕩的往停泊區走去。
此時的林徹,正躲在船艙裡算賬呢。
算的不是收入賬,而是支出賬,收入還沒清點,沒法算。
打仗就是費錢啊,這次剿滅一千來海寇,花的錢就不少,林徹算著算著不禁有些皺眉。
這一仗,傷亡還是大了點,七十四個當場犧牲的,還有十七個傷重不治的,加起來就九十一個陣亡,每人需要撫卹一百貫,以及全部的安葬費用,還不算後面對犧牲者家人的持續補償,這就得花將近一萬多貫了。
重傷的十八個人,每人獎勵五十貫,輕傷的,每人獎勵二十貫,還有所有的治療休養費用,這又是一萬多貫。
所有參戰的三千多戰兵,每人出戰餉十貫,駕船的水手一千五百多人,每人八貫,各級頭目還得增加餉銀,最少就是五萬貫打底了。
還有船隻損傷得修復,武器的損耗,一些雜七雜八的開支,算起來也要四五萬貫。
這麼一算的話,十二三萬貫是免不了的了,還有可能往上漲。
按著一兩銀子值一貫,十兩銀子值一兩黃金來換算的話,那真是萬兩黃金就撒出去了。
(其實當時應該是一兩銀子值兩貫多近三貫銅錢,二十兩銀子才能換到一兩黃金,平時用的銅錢一貫也通常不是足陌的,也就是一貫通常都只有六百多文銅錢,書中按足陌一千文算,我承認,為了換算簡單一點,我偷懶了,哈哈,要罵我,我也接受。)
哎,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啊!
這都還沒用上大炮呢。
林徹不由有點憂愁,這次還好,有不少戰利品,海寇窩裡搜刮到不少錢財,但是往後和蒙古人打,那可就難有這樣的事了。
得開源節流啊,特別是開源,得努力賺錢啊。
“篤篤。”
敲門聲響起。
“阿郎,快到碼頭了。”
林徹暫時放下賬單,“知道了,馬上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