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看來他沒有察覺到我們的計劃,這樣也好,省了許多麻煩。泉州鐵案那邊有進展麼?”
“讓旁人試著和那孫掌案接觸過了,但結果不是很好,那姓孫的似乎和蒲家勾連甚深,在莊家這事上沒有鬆口的打算。”
“呵呵,看來只能花錢了,銀錢準備的如何?”
“都準備好了,五萬貫已經運到了邸店的庫房中了,只是,這樣一來,咱們的流水有點緊了,最近要用錢的地方可不少。”
這錢,有三萬貫是替莊家還債的,因為暫時不想和蒲家衝突,只能花這個冤枉錢,兩萬是用來改進鐵窯的,林徹想看看能不能直接煉出鋼來,為此做好了持續大規模投資的打算了。
“舯叔不用擔心,這次出海還是收穫不錯的,雖然還沒清點,預計七八十萬貫還是有的。”
“那就好,不然怕是得回石城抽銀錢了。”
這一個多月,林徹是真的花錢如流水,各項建設,原料採購等等,已經花了三四十萬貫了。
也就有了海寇這筆意外之財,讓林徹稍微有點底氣了,不然後續很多計劃都得受影響。
“舯叔放心,挺過這陣子就好了,等糖酒鹽正式上市了,就不需擔心銀錢了,對了,茶樹尋得如何了?”
林徹放下茶盞,這茶喝著總是不習慣啊。
“按著阿郎的描述,倒是找到了不少野茶,其中西坪鎮有幾叢古茶樹最為符合。”
這找茶之事,陳舯一直沒忘,安排了不少人手,結果還算不錯。
林徹知道他前世的時候,安溪也不只鐵觀音一種茶,也還有其他幾個很不錯品種,他大致記得鐵觀音的製作工序,到時候用同樣的方法制作也是可以的,細分品種這事,讓別人去做吧。
“嗯,先不管是什麼品種,只要茶葉看起來品相過得去就可以了,想辦法把茶樹附近的土地買下來。”
管他什麼品種,統統佔下來,林少爺有錢!
“這個到簡單,大多是一些山地,不值幾個錢。阿郎你是打算種植這些茶樹麼?”
“對,把那些荒山變成茶山,這福建人多地少的,這山地當然也得好好利用起來,種不了糧食,可以種茶葉,種果樹,一樣可以養活人的。”
“阿郎想得深遠,只是安溪懂種茶的人可不多,看來得去建州那裡找些種茶能手來了。”
“嗯,早點安排下去,別怕花錢,現在花得多,將來賺得才更多。”
茶葉啊,這可是戰略性商品,這玩意歷來就是賺取外匯的好東西,從唐肅宗時的驅馬茶市開始,延續一千多年都是官方用於外貿的拳頭產品,雖然很多時候都是用來換馬了。
只是這時代的飲茶方式過於複雜了,基本是什麼貴就加什麼進去,把本就不便宜的茶變得更加昂貴,飲茶的儀式感超過了它的本質功能。
現在的點茶,分茶,鬥茶,講究太多了,淪為了達官貴人,文人雅士的專利,在茶沫上弄出圖案,在林徹看來,就是吃飽了撐的。
林徹要改變茶葉的生產工序,讓它變成直接用開水沖泡就可以了,也是為了開啟世界市場,畢竟這時候的老外粗魯的很,你讓他講什麼飲茶的意境那不是扯淡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