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還叫虔州的贛州,和梅州,汀州這些三路交界處的地方,便是盜賊嘯聚的重災區,巨寇管天下、伍黑龍、滿山紅、何白旗等人,有數十百部的人馬,每部從數十百至數千人,總數達數十萬,盤踞巖險,荼毒地方,讓百姓苦不堪言。
官軍不頂用,老百姓只要想辦法自保了,於是便湧現出許多地方自衛武力,其中不少驍勇善戰之輩,戰鬥力勝於官軍,成為維護當地治安的主要力量,而石城縣的土豪陳敏便是其中著名的人物。
陳氏是虔州豪族,陳敏的老爹陳皓在建炎末曾率鄉民破贛州賊李仁,補官至承信郎。
陳敏本人身高六尺多,善騎射,通韜略,強於帶兵,他帶著幾百個家丁操練戰陣,不但打擊贛州境內的盜賊,還時常進入福建路討伐賊寇,聲名遠播。
後來原虔州知州薛弼改任福建安撫使兼知福州,他到了福建之後便上奏朝廷,舉薦周虎臣為福建路將官,陳敏為汀漳巡檢,並揀取二人的家丁,日給錢米,專責捕賊,期以必滅,號為‘奇兵’。
宋廷詔可,從此,奇兵遂成為維護福建地區治安的主要武力,次第敉平各地的亂事。
在薛弼經過三年的整合與努力下,到紹興十八年閏八月乙酉,宋廷正式命令以巡檢陳敏所領奇兵四百,以及汀漳派戍福建計程車兵,組成殿前司左翼軍,而以陳敏為統制官,留戍福州。
左翼軍採取摧鋒軍的模式,將指揮權直接隸屬於中央的殿前司,在體制上設計成隸屬於中央的正規軍之一,這是朝廷收地方兵權的主要步驟之一。
左翼軍成軍時,軍隊的數量顯然偏少,因此第二年起又陸續增撥其他軍隊納入左翼軍,有來自民間自衛武力、中央調駐福建各地的軍隊,甚至有吐渾兵加入,來源相當複雜,人數達四、五千人,但福建地方人士仍佔一定比例。
成立之初,左翼軍雖以維護福建治安為主,但宋廷也借平亂、禦侮的名義調派它參與境外的軍事行動,這是宋廷行使指揮權的表徵,也是宋廷對左翼軍戰鬥力的認可。
這一來,左翼軍成了隨軍令調動的調駐軍,糢糊了原來維護福建治安的角色,尤其開禧北伐之後,犧牲慘重,實力大傷,反而要倚靠淮軍來敉平福建境內的亂事,顯示左翼軍的戰力已趨低落。
左翼軍的總部,初期設在福州,紹興二十六年移駐泉州,端平二年一度移駐建寧府。為了維護治安,左翼軍也分戍於漳州、汀州、福州等地,經費是由福建各地供應,特別是總部所在的泉州,更是主要的支持者,不足之數也有由宋廷支應的。
泉州既是左翼軍經費的主要支持者,從嘉定十四年,知泉州可以節制左翼軍以後,使地方勢力與地方官員的利益結合起來,各方勢力對軍中大肆滲透,形成命運共同體,地方性格逐漸強烈。
陳嘯坤對左翼軍的介紹,足足說了一個時辰,讓林徹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漸漸有點明白為啥後來左翼軍會被蒲壽庚控制,一起投靠元朝,反手屠殺忠於宋廷的軍民了。
既然現在林徹來了,那就肯定不能再讓左翼軍走上歪路。
“那照你這麼說,這都一百多年過去了,陳敏的淵源對左翼軍還有影響力麼?”
林徹需要掌握每一個能影響到左翼軍的因素。
陳嘯坤想了想,“有,陳統制是創始人之一,又是以他的起家部隊為根基的,如今左翼軍中還有不少將領是祖籍石城的。”
“嗯,到時候把這些人的名單列出來,嘗試和他們接觸一下先。”
這個時代的同鄉觀念還是挺強的,可惜以前不知道石城陳家和左翼軍的關係,沒有好好結交。
“好的,等上任後我好好探聽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