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押房中,眾人都一臉不解的看著賴御史,他卻渾然未覺。
“咳,僕來泉州的時日也是不短了,確實聽聞有些漁民私自煮海,得海鹽之後,私賣於一些行腳商人,然這都是小打小鬧的,無傷大雅,且海岸如此漫長,官府並沒有辦法完全禁絕。”
蘇知州雖然不滿賴御史的小題大做,卻還是平靜的給予了回應。
趙居靜也開口道,“小民生活日艱,為了餬口,偷偷賣一點私鹽,實在防不甚防啊,其實對朝廷的稅賦並無多大影響,何不給他們留一條生路呢,總比他們淪為流民盜賊的好。”
賴御史雖然手握大權,但是面對宗室之時,禮節還是要守的,何況趙居靜還是宗正使,便開口解釋道,“靜公,本官說的不是那些小民,而是豪商大賈,就本官所知,江南西路贛州府的林家便是其中之一,販賣私鹽所得何止鉅萬,據聞,那林家不但販賣私鹽,還蓄養了大量打手武師,橫行鄉里,這與私兵何異?怎知任其做大之後不會有非分之想,危害我大宋江山。”
這下,好幾人都明白了,這賴御史原來是想針對林家啊,怕是其中夾雜著什麼私仇吧。
王憲臺卻疑惑起來,“御史,你說的林家就算真的違法亂紀了,那也該是江南西路的管轄啊,與泉州,與福建路有何關係?”
其他幾人暫時觀望起來,看看這賴御史葫蘆裡要賣什麼藥。
“處道兄,你也是前幾日才來泉州的吧,且聽本官細細道來,這林家乃贛州府石城縣的豪紳,要說起來,他家也算是官宦人家了,開元年死守壽春縣的林至賢便是林家獨子,本官恰好有一個本家也居住在石城,所以對林家的走私之事也是知道得不少,可是得罪了林家之後,我那本家一個老實本分之人,竟然莫名其妙的暴斃了,在其縣中,很多人都懷疑林家使了什麼不為人知的隱私手段將其害死的,當然,這些都只是風聞。”
這賴御史也真是能顛倒黑白,竟然說無惡不作的賴皮豬是個老實本分之人,這要是讓石城百姓聽了,怕是能夠笑掉大牙了。
“既然暫時沒有證據,且暫放一旁,但是這林家販賣私鹽倒是有跡可循的,據說如今泉州市面上有種新出的精鹽,便是林家所產。”
看來這賴御史關注林家很久了,只是一直沒有找到機會下手而已。
蘇知州說道,“這個僕是知道的,這精鹽確實乃林家所出,但是他家也是有鹽引的合法鹽商,這精鹽也是用官方鹽場正規購買的官鹽提煉而成的,暫時都是自用,前些日子倒是有賣過一小部分,但是也是繳了商稅的,算不得走私吧。”
賴御史沒想到這蘇知州竟然會替林家開脫,難道他和林家還有什麼關係不成?
顯然,這賴御史的訊息來源並不全面,對林家的關係網並沒有打探清楚。
這個當口,蒲壽庚也開口說話了,“這林家與寒家倒是也有些生意往來,但都是正當經營啊,就拿他家的美酒來說,現在都是有價無市,應該不需要販賣私鹽的那點小利吧。”
蒲壽庚如今正是自家計劃進行的關鍵時期,還要依賴林徹提供白酒呢,可不想這時候生出什麼波折,不然倒是願意推波助瀾一把,試試能不能謀取到林家的釀酒秘方。
“是麼?如此的話,那本官且現在泉州待上幾日,細細查訪一番,務必不冤枉一個好人,也絕不放任一個賊人!”
賴御史見機不對,便不再往下說了,他察覺林家在泉州的關係或許非同一般,原本指望泉州官府替自己將林家入罪的想法可能需要調整了。
畢竟,他這御史的威力更多是針對與官場中人,地方上的事務,得看人家給不給他面子了,他本身是沒有直接對百姓的執法之權的。
所以他決定先用幾日時間,收集一番林家的詳細情況,再看看有沒有可乘之機,若是實在不行,那就只能回到臨安之後,藉助賈相的助力來解決這個林家了,但到時候難免要把從林家得到的錢財分潤出大頭給賈相了,難免會覺得有些肉痛。
“好了,今日就到這裡吧,本官突然身體有些不適,晚間就不出席宴會了。”
……
林徹拿著手上的提貨卷樣版,翻來覆去去細看。
在林徹的設計下,形狀大小和他前世的百元大鈔差不多,正面畫著泰山旭日東昇圖,兩側各有四個紅色楷書,厚德載物,自強不息。
正中間偏上部分,三個顯眼的燙金大字,當一貫,然後下面用偏小一點的字型寫著,本提貨券當錢一貫,可兌換霜糖一斤或白酒半斤,或購買任意林氏商鋪之貨物時抵錢一貫,不限時間,永久有效。
然後翻到背面,則是月夜海上行舟圖,一輪高掛於中天的皎月,照亮著波瀾大海之上一艘乘風破浪的揚帆鉅艦,中間濃墨重筆的寫著,裔不謀夏,夷不亂華。
為了防偽,正反兩面都有大量的精細花紋,以及選用論語詞句,用極其微細的字型形成的邊框,還有使用新式數字的編碼,最後還加蓋印鑑。
圖案和字型都讓林徹很滿意,這十六個字都是向趙居靜求來的,這字比林徹自己寫的可是好上千倍萬倍,不得不說趙家人都是藝術天賦爆表,隨便哪個都是合格的文藝工作者。
紙張的話,暫時使用的是白麻紙,也就是朝廷拜相命將時寫詔書所用的紙張。
以後的話將採用桑皮紙做主材,把廢棄的公文紙打漿作為配料,這樣一來,製出來的紙張比較厚實,耐磨損,拉力強,吸水性好,寫字不浸,不易褪色,不被蟲蝕,更重要的是,這種紙張技術要求相對較高,一般小作坊很難仿製。
“嗯,很好,前期的話就先這樣,後面在慢慢完善印刷方法和用紙材料。”
林徹很滿意,印刷方面,採用的是三色套印,因為這個技術實際上得一百多年後才成熟,雖然在林徹的提示下有所改進,但暫時還比較粗糙,只能做到印字的時候使用不同的顏色,不過也是夠用了,特別是那作為邊框的詞句便將採用三種顏色,黑紅金,一個字一個色迴圈下去,暫時別人很難做到的。
這時,許三和拿了個帖子進來,“阿郎,趙宗正請您到他府上一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