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樂燕嘴上如此說著,但手上的玉牌卻是攥的緊緊的,女人啊,就是喜歡口是心非。
還好林徹才不是那種鋼鐵直男,才不會去拆穿呢,“今日我沒有意料到你會過來,原本我是打算等走的時候讓人給你送過去的,現在你來了,也免得我寫信了。”
趙樂燕好奇道,“寫信?給我麼?你要和我說什麼?”
林徹收起嬉皮笑臉,正色道,“我這次北上,還不知道會耽擱多長時間,但是這泉州的好多重要的事務都在開展之中,所以不能缺少主持之人,我思來想去,發現只有你最適合。”
“我?我一介女流,十五歲都不到,也沒有經辦過實務,不行吧?”趙樂燕大驚。
“女流又怎麼了,前朝武則天,本朝章獻明肅皇后,都是女中堯舜,功績赫赫,所辦的大事可一點都不比史上大多數皇帝少呢。”
“呸呸呸,我才不要做武則天呢。”趙樂燕顯然對武則天的感觀不佳。
說起來,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亦為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對歷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然而武則天也有不少負 面評價,其主政初期,由於大興告密之風,重用酷吏,違反傳統的禮教,身為女子,竟然擁有不少‘男寵’,也公開與多名男性歡好,不以為恥,所以史書內都對她的所作所為大加鞭韃,直斥其陰險、殘忍、善弄權術。
林徹倒也沒有扭轉趙樂燕觀念的想法,畢竟在他前世的時候,人們對武則天的評價也是譭譽參半,雖然在林徹的觀念裡,一個當政者,能讓國家富強,百姓安康就是稱職的。
所以他也不爭辯,畢竟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女人成為武則天那樣的人,“是我失言,我只是隨意舉個例子而已。”
趙樂燕嗔怪道,“拿她舉例子也不行!”
“好好好,只舉章獻皇后總行了吧。”林徹很識時務。
章獻皇后就是宋真宗的皇后劉娥,是宋朝第一位臨朝攝政的太后,才華超群,通曉古今書史,熟知政事,常常與呂后、武則天並稱,雖然也有當女皇的想法,但是心腸不夠武則天那麼狠,最終還是沒有邁出那一步,在宋朝評價還是很高的,被後人稱“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趙樂燕對林徹的態度感到滿意,“這還差不多。”
林徹接著說,“至於年紀,那就更不用說了,你看我都才六歲呢,而且又不用你去處理具體事務只需要做決斷而已,你是如今世上最瞭解我的人,以你的聰明睿智,一定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趙樂燕依然有些躊躇,“你真的放心把這一切都交給我掌管?你家那些屬下會對我服氣?”
“好啦,樂燕,自信點,你行的,你可是他們的未來主母,他們會想服從我一樣服從你的。”
林徹最終還是說服了趙樂燕,讓她答應在他離開期間主持林家的各項大事決策。
這時許三和走了過來,輕聲稟報,“阿郎,那賴御史正在咱家店裡轉悠,穿著便服,還喬裝過了,怕是來打探咱家情況的。”
林徹無所謂的擺擺手,“盯著他的動向就行,至於他要做什麼,都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