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按著時間便是大朝會的日子,於是朝中百官都在卯正前趕到了皇城和寧門前。
雖然因為趙官家身體欠佳,已經有段日子沒有坐朝了,不過規矩可沒改,大家依然要來報個到,等官家傳旨不升朝才能各自回衙署辦公。
等到了卯正,一位內侍押班按時出現在百官面前,正當大家以為他要宣佈今日免朝之時,這押班卻意外的宣佈讓百官進宮升朝。
在進宮的路上,百官紛紛猜測著原因,是官家身子大好了?還是有什麼大事發生了?
待百官在崇政殿按著班次站好之後,殿中侍御史開始按冊點卯。
這時大家發現最顯眼的那個位置,一直空著,那是賈似道的班次,如今他正一日一封的辭呈遞交著呢,自然不能去衙署辦公,也自然不會來上朝了。
不管是不是真心辭職,起碼的樣子還是要做出來的,哪有人一邊嚷著要辭官,又一邊抓著權力不放的。
殿中的許多官員也暗暗猜想,今日的朝會或許就是討論賈相之事,其中不少賈派官員已經鼓好勁,準備待會一定要力勸官家以最高規格挽留賈相。
到時候大家一起出來奏請,變相的向官家展示一番肌肉,相信官家一定能夠感受到大家的‘誠意“。
等殿中侍御史點好卯,百官便看見穿著全套冠冕的趙官家在兩名內侍的攙扶下,坐到的龍椅之上,從神態上來看,官家的狀況不算壞,也不算好,依然有些病懨懨的。
另外太子也在龍椅邊的高腳杌子上坐了下來,而不是按著常規站在壁階下。
正主就位,百官按例大禮參拜,山呼萬歲,這是在大宋朝少有的時刻,平時趙官家可享受不到這樣的待遇。
大朝會開啟,按著慣例,中樞的各大部門簡報一下最近各自管轄範圍的大事,這個流程不費什麼事,有些冷衙門甚至一兩句話就交代完了。
大朝會嘛,更多是一種儀式,正常是不會處理朝政的,日常政務都有各自負責的衙署處理,重要事項也有政事堂和樞密院商討處理,了不起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就開個小朝會,只召集相關部門參與。
當然,也偶爾會有些不講規矩的人,比如一些沒什麼話事權的官員,偶爾為了顯示存在感,也會在大朝會上鬧出一些么蛾子,不過一般這種人都不會有啥好下場,首先他的部門上官在事後就會整治他,沒人受得了自己手下有不受控制的愣頭青。
另外也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被真正的大佬丟出來做引子的,讓品級低的小弟挑起事端,引起爭論,等形成熱點之後,大佬們再將後手施展出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一個綠袍官員已經摩拳擦掌的做好了熱身,耐著性子等最後一個部門彙報完畢,正打算出班稟奏。
「微臣……」
嘴巴剛張開,卻發覺眼前人影一晃,有人搶先一步踏出班列,走到殿中,「微臣林則祖有要事奏報!」
殿中侍御史剛想把這個不講規矩的傢伙喝退,卻聽官家身旁的陳押班念唱著,「既有要事,細細稟來!」
得,侍御史頓時明白,這怕是有大佬安排好的節奏,而且很可能就是官家安排的,於是眼觀鼻鼻觀心緊緊閉上了嘴巴。
林則祖長身而立,朗聲而道,「啟稟陛下,登聞鼓院近日接到一封訴狀,乃是泉州上下近百名官員聯名而署,檢舉揭發監察御史賴方勒索地方官員,意圖干涉地方政務,並企圖栽贓誣陷仕紳良民,最終謀奪他人家產。」
說完,林則祖從懷中掏出兩本奏章遞給壁階下的小黃門,其中一本是泉州的聯名狀,一本是登聞鼓院對此事的調查結果。
小黃門將奏本呈送上去,趙官家假裝認真的看了一遍,然後勃然大怒,「好一個糾察不法的監察御史啊!竟然執法犯法,御史中丞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