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徹把事情大致經過與姜才講述了一番。
原本姜才就對這幫潑皮甚是厭惡,當知道那野豬頭竟然敢冒犯趙菫的時候,就明白這傢伙是罪有應得,就算被當場斬殺,也是該死。
一個潑皮的生死,本就不是什麼大事。
而華長庚能生撕人體的本事,讓姜才更有興趣,也深感佩服,當場就與華長庚結交起來。
當那些花胳膊意識到,自己的老大冒犯的是天家嬌女,心中剩下的就只有害怕了,抬著重傷昏迷的野豬頭倉惶而去。
這野豬頭雖說只是少了一條胳膊,但從傷口來看,多半的救不活了。
圍觀人群對最後的結果是十分意外,卻也感到大快人心,被兵士驅散離開後,還津津樂道著,對今日增加的談資深感滿意。
事情了結,林徹也沒了遊玩的興致,於是打算回城。
剛走幾步,一大群‘貨物“卻呼啦啦地圍了上來,「郎君,求求您也把我收留吧……」
一群自賣的人七嘴八舌的懇求著,希望像那一家三口一樣,被林徹收留,以求得一條更好的活路。
林徹大致算了一下,這烏泱泱的一大片,少說也有兩三百個啊。
現在自己又毫無準備,該怎麼安置,是個大問題。
他正思考著,姜才擔心趙菫又被衝撞了,便對這些人呵斥道,「你們莫要胡鬧,林郎君雖然仁善,但你們這麼多人,豈不是為難他麼,快快散去,不要衝撞了貴人。」
姜才因為本身的經歷,對這些人也是非常同情的,卻也明白,這些人連大帥都沒法妥善安置,林徹一個小郎君能怎麼辦呢。
但是出乎他預料的是,林徹突然開口了,「我答應你們,不過前提是你們願意聽從吩咐。」
「願意,郎君說啥,俺們就聽啥……」
人群聽到林徹同意收留他們,開始歡呼起來。
「郎君,這……」
姜才想勸說,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他是擔心林徹年幼,不知道其中的利害。
林徹已經想好了方略,心中有底,「姜校尉安心便是,我已經有辦法了,不過還需要你的幫助。
(本章未完,請翻頁)
」
「需要姜某如何?郎君吩咐便是,姜某樂意為郎君的善行添助一臂之力。」姜才毫不推辭。
「我打算先在這裡就地建立一個收容營,先讓這些人有個容身之所,也可以繼續收容其他走投無路之人,隨後再慢慢遷移到安置之處,所以希望先從軍中借一些大帳,待日後收容營完善之後,再做歸還。」
林徹來揚州,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人口,眼下之事是個契機,正好可以開個頭。
姜才想了想,覺得林徹是認真的,應該是有了可行的方案,便點頭道,「軍帳之事,姜某無權做主,我這就去找陸機宜,想來他不會反對的。」
說完,便讓手下士卒留下維持秩序,自己火速回城而去,還真是個雷厲風行的性子。
然後林徹也對寧藍吩咐了好一會,讓他也回城辦事去了。
也沒等太久,不到一個時辰,姜才就回來了,不但帶來了軍帳,還又帶了一百多名士卒。
「郎君,陸機宜聽說是你要收容難民,二話不說便批了三十頂大帳,還讓我多帶一些人過來幫忙。」
士卒們忙碌起來,搭帳篷,設圍欄,沒用多久,這片空地便從一個人市變成了一座營地。
一向甩手掌櫃的林徹自然不會親自幹活,閒著無聊便拉著姜才拉家常,瞭解到不少事。
姜才原本是濠州人,小的時候,被蒙古人擄掠去了河朔為牧奴,年紀大了一點之後,便義無反顧的逃亡回了大宋投軍。
濠州這地方啊,在宋元之際,可真是出了不少俊傑之士。
最出名的,應該就是驅逐韃虜,再造中華的大明太祖朱元璋了,以及他手下的湯和徐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