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還有機會嗎?
這麼多年以來,這是張柔頭一次心中沒底。
方才兩輪悶雷,雖然隔得遠,聲音並不大,但他已經有些隱隱不安了。
還沒等他們往回走上多少,就碰上了狼狽逃來的六人,正是原本留守後路的那些怯薛。
張柔心一沉,事情果然往最壞的方向發生了。..
在他的詳細追問下,後路牌子頭把遭遇的變故原原本本的敘述出來,一絲細節不敢遺漏。
「看來,應該是火砲了!」張柔很快得出結論,「這南人不愧最善制器,竟然將火藥的威力提高了數倍,還製作出精巧的砲架!今日,怕是很難善了了。」
砲,並非錯別字,音同「拋」,最早便是拋石機的意思。
這是古代軍隊中常備的武器,主要用來攻城。
蒙古人縱橫天下,騎射無雙是沒錯,但其他方面的軍事技術也很完備,他們在征戰過程中,擊敗敵人後,同時也吸收對方的長處。
他們軍中就有一種非常優秀的拋石機,名曰「回回砲」,攻城時,不但發射巨石,也可以發射火藥包,甚至發射已經腐爛的人畜屍體。
此時的火藥,配方還非常不成熟,沒有太大的爆炸威力,主要被用來縱火,所以這個武器也被稱為「火砲」。
蒙古在西征歐洲時,面對他們堅固的城堡,便大量使用了火砲,讓西方人聞之色變。
火藥本來就是宋朝最先用在軍事上的,所以現在出現威力更大的火藥彈,也不算讓人很意外。
若是在往常,張柔現在怕是開始想方設法把這新武器弄到手,但在此刻,他哪裡還顧得上,最重要的是怎麼解決眼下的困境。
等他們臨近峽谷出口時,便看見一道牆把通道堵死了。
這裡應該是整個峽谷最狹窄的地方,不到兩丈寬。
牆高不過半腰,居然是用紅襖軍的屍體,加上一些剛砍伐下來的樹木,山石,草草搭建而成。
就這高度,輕輕縱馬一躍就過去了,似乎根本起不到阻攔的作用。
但攔截者還在不斷拖來樹木,連枝帶葉往上壘,更詭異的是有人抱著罈子,往上面牆上傾倒著一種粘稠液體。
本來排在牆後火砲,已經夠讓張柔頭痛的了,看到這個讓他更是眉頭深鎖,「這是何物?火油?」
張柔猜得也不算錯,是火油,準確的說,是加強版的火油,林氏縱火彈的主要原料。
看著一罈又一罈被倒空,許三和都感到肉痛,「幾萬貫就這麼沒了……」
這種原料,是在提純過的火油裡,新增了大量的白糖、松脂、杜仲膠等等,成本驚人。
也不是許三和的商隊帶著的,而是事先埋藏在隱蔽處,剛剛挖出來不久。
同時,之前還有二十人隱藏在附近,見到煙花訊號後,才趕來支援,因此才有足夠的人力將圍牆趕工出來。
這還多虧了那七八十具紅襖軍屍體,情況緊急之下,也顧不得什麼人道不人道了。
正在張柔躊躇之時,身後隱隱傳來了動靜,顯然,宋軍已經追堵過來了。
不敢再猶豫,張柔下令,「全軍準備突圍!」
然後看了一眼身邊的郭守敬,「賢侄,稍後突圍的時候,多加保重,注意跟上大隊。」
郭守敬顯得很是緊張,「安肅公,情勢很壞?」
張柔點頭,「可能比老夫想的還要糟糕,設局之人,真是滴水不漏啊,如今,唯有盡力一搏了,否則……」
說話間,怯薛們已經整理好了攻擊隊形。
說是全軍突擊,也不是一股腦瞎衝,還是分成梯次,波浪式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