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他任職新任楊家將族長,老人都沒有出山教導一二,可見,其避世避得徹底。
聯想今日種種,村長想老人以前或許說得不錯。他守成還行,帶領不了楊家走回巔峰。
幸好,幸好楊果出現了,楊家有希望了,那位也終於肯出山了。
村長低頭看著只到自己腰線的楊果,心中倒是寬慰了許多,連楊家將會暴露可能要面臨種種的擔憂都淡了許多。
到時候楊果沒能成長起來也沒關係,大不了他們這些老的,豁出老臉去求以前的那些關係,拖一拖,給她爭取成長需要的時間。
幾人走著,忘了身後還跟著一個於力言。
直到和楊行見了面,他們經提醒才發現多了一個人。
楊行拄著柺杖,一雙精明的眼穿過人群,打量最後面的於力言,“這是?”
於力言被於太傅送回楊家村岳父家,楊行因著避世,都還沒見過呢。
楊果和村長往於力言方向看去。
村長還沒說什麼,楊果就瞪眼,“你怎麼跟來了?”
楊果腦子想太多了,故而都沒發現他跟著過來了。
於力言沒有理楊果,走到老人身前不遠處。
他們不幫他介紹,他自己倒來了個自由介紹,拱手,“拜見前輩,我名於力言,我外公是楊恆志,不知您可認識?”
於力言知道面前這老人是楊果的師傅,之前他還好奇那是什麼樣的人,會教她一個女孩子論語,這會兒見到了,倒是覺得正常了。
老人穿著樸素,更甚的說是落魄,可那身上的氣勢,他也只在京都的時候見識過。
老人和他見過的各個世家老太爺基本差不離。
於力言不知道楊行是什麼來頭,查探的眼神不覺就多了一些。
楊行聽見他說楊恆志,哼笑了一聲,倒不介意被小孩若有若無打量,“原來是那小子的外孫啊,不錯,是個聰慧的。”
楊恆志是於力言外公的名諱,和楊果的爺爺、村長都是同一輩,楊行自然認識,不僅認識,還很熟悉呢。
當年,楊家村在楊行的帶領下在此定居,楊恆志和楊爺爺村長一樣,都還是幾歲的小孩。
那時楊行是欲立楊恆志做下一任族長的,並不是現在的村長。奈何,其不爭氣不想當那族長。
楊家將族長之位,怎會有人不想坐,年輕的楊行大罵其豎子,不堪楊家將後人之名。
楊志恆不在乎什麼豎子不豎子,在他看來大周已經不值得楊家為其效力了,既然這樣,為何還要發展家族。
他才不要坐那族長髮展楊家,只要不為家族帶來禍事已經是好的了。
天不遂人願啊,楊志恆自認不會為家族招來禍端,可女兒卻和世家於家一個小子好上了。
那時候楊家才來這多久,根基都不穩,她和上層世家於家聯親,楊家村引起朝廷關注可如何是好。
楊恆志極力阻止,可女兒女婿苦苦哀求,他愛女,只能在村子裡痛哭流涕,以求族人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