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聰明的話,加上只要一直堅持不懈,終究有一天會成功的。
而聰明的人,能聰明再加上會跟風,走向成功的目標只會事半功倍。
楊家周圍的幾個村,就是第二種。
他們聰明是聰明,還會跟著楊家一起走,早晚會有所成就。
未來,他們不一定能擠進世家之列,可是一個庶族肯定是跑不了的。
上等世家子弟在豪言壯語的時候,話裡總會提到庶族地方豪強這幾個詞彙,當然,他們提起不是以之為目標,只是想用貶低,來顯示自己身份高貴罷了。
庶族對於上等世家來說,只是有些能耐卻不夠強大的宗族。
對他們來說是這樣,可對於現在只是一個小村落的王家黃家顏家,卻是一個大進階大進步。
楊家啊,以前那樣聲名顯赫,名副其實大周第一名門的世家,幾個村子怎麼能不信任,不跟隨。
不就是修築防禦工事,他們也修。
楊果見他們這麼有眼力見兒,開心得眯起了眼睛,“修防禦工事是很花銀子的大活動,你們可以回去大家商量商量,再決定哈。”
修築城牆有多花錢,楊果這樣比喻吧,秦始皇的長城。
用城牆和長城比喻還是比較牽強了,可不得不說有一點卻是相同的——費錢廢人。
長城費錢廢人到後人都不知道該說它是功還是過,而村用城牆達不到那個高度,費錢也費人力卻是真的。
幾個村長咂咂嘴,知道楊果得有道理。
這個時代村長的話語權是很大的,有些時候都能在村裡頂了縣令的職責,對犯事之人行生殺予奪之令,楊果知道他們要是決定了,那些村民也反對無效。
不過,她還是希望他們能回去商量商量。
大家要是能和和氣氣的,費點事遊說也無妨不是?
從這,就不難看出楊果的管理理念了。
她覺得上位者可以一言堂,可那只是在危急的時候,要是可以,還是最好可以相處和睦。
幾個村長懂楊果的意思,表示回去以後,一定會和村民好好商量。
之後,感謝關於羅非魚的生意,村長們對楊果又是一番感謝。
楊果搖搖頭表示沒有什麼,再寒暄一會兒之後,就走了,表示還有事情要去做。
老人和小孩除了正事便沒有什麼共同話題,楊果不欲繼續久留。
門口,楊果,“不用送,我就是回家而已。”
村長們見她這麼說便沒有再送了,看沒有身影之後才回去和楊家村長繼續聊。
楊果離開了村長家的視野,輕輕舒了一口氣。
已經深秋已經不能再深的秋了,南方秋天沒有葉子黃這一說,這會時不時有一股風吹來。
楊果攏了攏衣服,看著天,“冬天要來了啊。”
冬天是百姓好不容易休息的時間,同時也是男人們出門幹活計的時間,等冬天過後,春天到來就又要播種,然後慢慢走向另一個冬天。
四季輾轉,無情勝似有情,平靜有時候是難得的安寧。
怕就怕連平靜的生活都沒得過。
也不知道京都的情況怎麼樣了,能不能挺過這次冬天。
要是能挺過冬天,對百姓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楊果攏著衣服往家裡走,步伐隱隱有一些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