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果把軍隊帶到春縣,把藥浴給他們泡了之後,就去邊城附近晃悠了。
如今的邊城已經是北夷的地盤,城內的很多人都是北夷人,而原來的大周百姓,當然,也有一些還在。
當初北夷攻打邊城很多邊城百姓都帶著家人跑了,留下來的人沒有跑是還惦念著家鄉,亦或者,有的沒的其他理由。
沒有離開總是有理由的。
離開會成為難民,留下的也未必過得有多好。
楊果視察了邊城那邊,觀察了一上午,中午就帶著人回春縣了。
楊家將已經來到春縣,在這期間北夷都沒有進攻春縣,在楊果看來有些不正常。
為什麼不正常她又說不出來。
按照道理,楊家將還沒有帶兵過來的時候,春縣本該就被北夷攻佔了,而楊家將來了的這幾天時間,正是適應的時候,戰力什麼都不是很高,這時候進攻對北夷來說應該也是一個好機會才是。
兩次如此好的時機,北夷都沒有動手。
楊果皺著眉頭回去了,一回去就聽說縣令來找,且已經等了很久了,又趕忙趕了過去。
縣令給楊家將撥了這麼一塊駐紮地,顯而易見對楊家將是歡迎的了,這次來找,楊果想一定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楊少族長!”見到楊果過來,在帳篷裡喝茶等人的縣令眼睛就亮了,站起身表示驚喜。
楊果大步走進帳篷,“大人久等了,不知大人此次前來所謂何事?”
邊城戰事緊張,她就不和縣令打啞謎了,上來就問是有什麼事。
王縣令也不扭捏,皺眉道,“是這樣,本官剛剛得到訊息,彭海大將軍帶了五十萬大軍奉旨前來剿滅,剿滅楊家將。”
王縣令是朝廷命官,說出這話,不免有些羞愧。他替朝廷也替盛正帝感到羞愧。
楊家將是來為百姓打仗的,京都那邊卻派兵前來阻撓。
要是不是朝廷的朝廷,大周的皇帝,王縣令都要以為這都是北夷的奸細了,不是奸細怎麼會做出這樣拖後腿的事情。
楊果聽到是彭海大將軍,想到之前接到的太子那邊的信件,語氣平靜道,“忘了告訴大人了,其實彭海大將軍是我們這邊的人,大人無須擔心。”
她這句‘我們這邊的人’弄蒙縣令了。
縣令無意識張開嘴巴,“這,這彭海大將軍是太子的人?”
不對啊,縣令要是沒有記錯的話,彭海大將軍是先帝留給盛正帝的忠臣才是,怎麼就是太子那邊的人了?
楊果看縣令這樣,就知道縣令是還不信,道,“彭海大將軍確實就是太子的人。”
彭海大將軍的計謀給了太子一個北上的契機,楊果想其中彎彎繞繞肯定是不能被世人乃至正史所知的,便沒有和縣令講破了。
那不是縣令該知道的事情,有時候知道得越多反而越不好。
縣令看她不想多說,便也明白了其中的隱秘,轉移話題道,“那挺好的,本官聽說了這件事著急得不行,沒事就好沒事就好。對了,您帶著軍隊前來,本官看著你們未曾帶什麼吃的穿的,特特在城中收集了一些,待會兒就派人送來。”
楊果一下看向縣令。
她沒有想到縣令這麼貼心,竟然還主動準備了軍糧和軍需物品,大讚道,“好,好,多謝大人,多謝春縣百姓,大恩不言謝,楊家將此次必定盡力把北夷趕出去!”
楊果才不是什麼丟三落四的人,之前之所以沒有帶軍糧軍需過來,不過是仰仗位面交易系統在身。
位面交易系統的事只有楊家人還有太子知道,本來嘛,她都打算好暴露給更多人了。當然不是以系統的形式暴露,而是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