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果還真不知道外面怎麼了。
接下來,於力言就給她講了朝廷徵兵的事情,說朝廷剛開始還是自願為主的徵兵,要是不自願的話完全可以出錢買一個名額,後來徵不到兵,又演變成了強制徵兵。
楊果聽著於力言的敘述,小眉頭越皺越緊,“那,太子那邊儘快進攻,或許才是對大周百姓最好的。”
朝廷徵兵這件事情,無論是她自己還是太子,都是沒有能力去阻止的,要想改變現在這個境況,那只有快刀斬亂麻了。
俗話說長痛不如短痛。
北方的百姓可能會因為這個短痛痛苦一段時間,痛苦一段一段總好過一直徵兵一直痛苦。
朝廷這次可以強制徵兵,下次沒有兵了,還會再徵兵的。
楊果覺得太子加快北上的腳步,才是對百姓最好的,可是不知怎麼的,於力言竟然沒有說話。
他一直都沒有說話,讓楊果很是疑惑,“怎麼了嗎?”
楊果心中有些惴惴不安,眼睛直直看著於力言,於力言嘆了一口氣,“太子那邊沒有打算加快腳步,而是在等。”
“等什麼?”楊果不明白,難道說事情還有什麼她不知道的?
於力言,“河縣不戰而降,對於進攻鄭縣,太子他們想休整一段時間,令士氣此長彼消。”
誰計程車氣消,當然是鄭縣計程車兵了。
楊果對此有些不可置信,問,“這個是誰提出來的?要是沒有記錯的話,太子那性格不像是會選擇耽擱的。”
太子那個人,楊果還是比較瞭解的,雖然人有一些大男子主義了,可是在基操方面還是不錯的。
她想著想著,於力言說話了,“是那些世家提議的。”
他說到世家,楊果就想起太子身邊那些世家了,那些世家都是以前跟著太子的那些。
“太子為什麼會答應他們……”楊果話脫口而出,可是說著說著就慢慢停下口中的話了。
於力言,“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你看開一些。”
楊果閉上眼睛,緩了一會兒,說,“我明白。”
她太明白了,一個上位者要是狠起來,怎麼可能會顧忌底層的死活,為了達到目的,他們可以犧牲某一群人的利益。
北方的這些百姓,無疑就是太子和那些世家相互交鋒的犧牲品。
那些世家為什麼會提議暫緩,想來必定是為了各自的家族了,為了功勞。
這個功勞是什麼,是成就太子的功勞,成就太子不想揹負罵名,他們主動背鍋的功勞。
太子做了什麼,要是沒有人背鍋的話,就會有罵名?
哼!
當然是不顧北方百姓的死活。
楊果本來以為老皇帝,還有當年的昏君壞,未曾想,作為他們後代的太子,其實也是那種人。
前兩者壞得比較不顧人心,後者壞得比較含蓄,想要名聲還想要不揹負罵名。
於力言拉上楊果的手,“你是被楊軍師交出來的,應該能理解這些才是。”
楊果看著於力言拉著自己的手,甩開了,“你錯了,我師傅沒有教我這些。”
她想起師傅那個老頭。
那個老頭看著很是冰冷,一點人情味都沒有,可是實際上呢,最有人情味的就是他了。
就如當初阻攔於力言的母親嫁給他父親一樣,那麼極盡阻攔還說出口以後絕不管族中的事物,結果呢,後面消失了一段時間,小廝一段時間去哪裡了呢,拉下臉面去求以前的那些故交了,請求他們幫忙掩蓋於力言母親的來處。
這樣的師傅,怎麼會是太子他們那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