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放下手中的書,看了眼外面,天色已經快變黑了,主線任務的方向選擇時間也所剩無幾,結合從書中得到的資訊來看,這個世界的主線任務第一個方向純粹是個坑。
如果姜尚選擇揭發,估計只會落得個亡命天涯的地步,雖然書中並沒有提到太多朝廷的資訊,多是文章中偶爾說一句,還說的含糊不清。
但也足夠姜尚理清一部分局勢,大明朝此時已經內憂外患,關東之地,有外強虎視眈眈,常年騷擾大明邊境,而內部官員腐敗,已經到了天子之令無法通行天下的地步。
而這就不得不說下,如今朝堂中的兩大勢力。
隸屬大太監魏忠賢的宦官派系和屬於文官大臣的東林書院,這二者明爭暗鬥已經許久,此時這魏忠賢深受皇上的信任,壓的東林書院難以支撐。
當然這些資訊,多是姜尚結合書中的資訊,從而自己推測出來的,書中多次提到魏忠賢此人為九千歲,而一個封建朝代,有人敢在皇上眼皮底下稱自己為九千歲,稍微有點腦子都知道怎麼回事。
而姜尚知道與魏忠賢扳手腕的東林書院,也得幸虧錦衣衛此時已經歸於東廠管轄,這書屋中雖然沒有錦衣衛行動文書,但是各種零零碎碎收繳上來的書中,也是多有暗指。
而這暗指的人,自然是那些已經被滿門抄斬的東林書院之人。
而這東林書院竟然能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魏忠賢扳手腕,也讓姜尚有點側目,在後面的這幾個小時裡,姜尚也是著重查詢文書,勉強有了大概得映像。
東林書院,可以算得上是整個大明所有文官的一個集合體,科舉考試以後,中舉的學生,在得到皇上賜官以後,就會直接被編入東林書院。
類似於大秦的內務部,所有關於國內之事,都會由東林書院收集天下各地的文書,提交給皇上。
而朝廷所有下派的官員,類似知府,縣令,這些官員都是依靠東林書院上書皇上,在得到皇上許可以後,得以上任。
而這也是東林書院能夠與魏忠賢對抗的最主要的根本原因,畢竟全朝上下的文官都可以說是東林書院的門生,領頭更是當朝宰相。
可惜,封建時代之所以是封建時代,那自然是皇上的意願大過一切,魏忠賢深得皇上信任,自然就是先天立於不敗之地。
“喂,你是那個總旗手下的人?”
在姜尚整理腦海中的資訊時,身後傳來一道喝問聲。
姜尚轉頭看去,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而來人就站在門口,一手握刀,一手持著火把。
“見過大人,在下姜尚,這是我的令牌。”
姜尚拿起掛在腰間的令牌,雙手託著令牌走了過去。
來人一看,放開握刀的手,接過姜尚手中的令牌,正反都看了眼,正要說話。
姜尚貼身而上,一把握住這人嘴巴,右腿屈膝猛的頂在這人腹部。
姜尚的膝頂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這人瞬間雙眼猛睜,一口鮮血順著姜尚捂著的手縫隙流淌下來。
姜尚見狀,左手一把抓住這人衣服,接住了順著下巴流淌下來的鮮血,放平這人,捂著嘴巴右手,朝著咽喉位置狠狠一按,姜尚才彎腰拿起掉在地上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