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炯和朱慈炤前往南京沒有任何的意義,兩人年級尚小,朱慈炯13歲,朱慈炤12歲,兩個半大的小孩子到南京去有屁用,更何況他們只是王爺,大明王朝對於王爺可沒有那麼客氣,一舉一動都要受到朝臣的監督。
偏偏朱由檢對於朱慈炯和朱慈炤前往南京是支援的,可能是覺得兩個王爺到了南京,也不大可能形成多大的威脅。
還有最為關鍵的一點,周皇后與田貴妃之間有矛盾,兩人之間的矛盾,雖然沒有激化,不過也夠人喝一壺,因為朱由檢不會忘記這些矛盾。
剛剛在文淵閣的時候,朱慈烺的一番話語,起到一定的作用,最後時刻父皇朱由檢還是動容了,說是要認真仔細的考慮朱慈烺所提出來的建議,不過朱慈烺清楚,他並沒有徹底打動朱由檢,說到底朱由檢還是擔心皇位旁落。
這是一個死結,僅僅憑著朱慈烺個人的力量沒有辦法解開,哪怕是加上母親周皇后,也沒有辦法開啟這個結,真正的機會,還是在今日的廷議之上。
朱慈烺的餘光看向御輦之上的朱由檢。
朱由檢的目光則是看向了左中允李明睿。
朱慈烺內心長嘆,父親朱由檢好歹做了十七年的皇帝,怎麼如此的沉不住氣。
感受到皇上目光眼神的李明睿,終於出列了。
“皇上,臣有本要奏。”
朱慈烺聽到了父皇朱由檢一聲沉重的呼吸。
“李愛卿,有何事要上奏啊,儘管說就是了。”
出列的李明睿,尚沒有來得及開口,內閣首輔陳演和內閣次輔魏藻德就相互看了一樣,陳演還捂著嘴咳嗽了幾聲。
李明睿沒有看眾人,對著皇上稽首行禮之後,從容不迫的開口了。
“皇上,當下京城處於萬分危急之中,臣提議遷都南京。。。”
驚歎的聲音瞬間出現,還有憤怒的斥責聲音,瞬間掩蓋了李明睿的話語。
御輦之上的朱由檢,臉色瞬間白了,他看了看眾人,準備開口,卻不料一個嘹亮的聲音突然傳來了。
“李明睿,你滿口胡言,如此危急的時刻,理應上下同心,共克時艱,你不想著如何化解危機,卻想著遷都逃跑,居然敢於構陷皇上,陷皇上於不仁不義之地,你罪大惡極,我要彈劾你。。。”
開口怒斥的是兵科給事中光時亨。
光時亨話語剛落,內閣首輔陳演也上前一步。
“皇上,臣以為李大人此言差矣,京城乃是我大明之根本,怎麼可以輕言放棄,當下正是多事之秋,北面有後金韃子虎視眈眈,西面有闖賊蠢蠢欲動,天下人都看著京城,都在看著朝廷,朝廷若是退縮了,豈不是失去了天下人,失去了民心。。。”
內閣次輔魏藻德也跟著上前一步。
“皇上,臣以為陳大人所言極是,當此危急時刻,朝廷需要上下同心,共同應對危局,若是這個時候遷都,朝廷必將徹底失去民心,臣附議陳大人之提議。。。”
內閣首輔和內閣次輔同時表態,光時亨得到了鼓勵,看向李明睿,惡狠狠的開口了。
“皇上,李明睿居心叵測,想要至我大明朝廷於萬劫不復之地,想要構陷皇上,不殺李明睿,不足以安人心,臣懇請皇上下旨,斬殺李明睿。。。”
更多的大臣站出來,包括內閣大臣,六部尚書、左右侍郎等等,眾人的觀點都是一樣,絕不能遷都,必須要斬殺提議遷都的李明睿。
唯有左都御史李邦華,一動不動,看著眾人。
李明睿早就臉色灰敗,縮到一邊去了。
此刻最為冷靜和最為憤怒的就是朱慈烺了,不過如此關鍵的時刻,他不會衝動,他要等待時機,要等待父皇表明態度,在他看來,今日的廷議,絕不能隨隨便便就過去了,他要在廷議上面發飆,要狠狠的收拾那些自私自利、毫無人性的文武大臣,他要抓住這個機會,讓自己前往南京監國的事情徹底定下來。
大明王朝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無力迴天,朱慈烺唯一的選擇,就是迅速前往南京。
朱慈烺看向李邦華,李邦華也看向了朱慈烺。
朱慈烺對著李邦華微微一笑,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