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六章   區別

朱慈烺接過錦袋,放置在桌案上面,看著朱慈炤再次開口了。

“永王,父皇沒有給你說什麼嗎。”

朱慈炤搖搖頭,表示什麼都不知道。

一時間,朱慈烺猶豫了,不知道是不是該告知朱慈炤跟隨自己前往南京的事宜,如果父皇真的讓朱慈炤跟隨自己前往南京,還是需要準備一些物件的。

略微思索了一下,朱慈烺看著朱慈炤開口了。

“定王,你馬上去拜見父皇,看看父皇是不是有什麼話語要說,我等你的訊息,不管父皇說什麼,你都要馬上告訴我,知道嗎。”

朱慈炤有些不明白,不過還是聽從朱慈烺的話語,離開端本宮,前往文淵閣而去。

朱慈烺看著朱慈炯,打虎親兄弟,從信任的程度上面來說,朱慈烺更加傾向於朱慈炯,朱慈炯年級不大,一直都在周皇后的身邊生活,周皇后仁慈嫻熟,給予朱慈炯更多是正面的影響,加之朱慈炯遠沒有陷入到皇宮權力爭鬥之中去,所以可塑性很大。

如果將朱慈炯帶在身邊,朱慈烺有絕對的信心將朱慈炯培養成為自己的心腹,將來的很多事情,他可以放心大膽的交給朱慈炯去做。

“定王,你留在京城,如果遭遇到什麼事情,一定記得我在南京。”

朱慈炯看著朱慈烺,用力的點頭。

“皇兄,母后也說了,我要是遇見什麼事情,一定要給你寫信。”

朱慈烺看著朱慈炯,有些出神,按照朝廷的規矩,身為王爺的朱慈炯是不能夠參與朝中任何事宜的,年滿十六歲之後,就要離開京城前往封地,好在周皇后的堅持,朱慈炯在後宮之中能夠好好的讀書,有些時候還能夠和自己一道聽課,學識還算是不錯。

大明王朝不允許王爺參政,好比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縱觀大明一朝,絕大部分時間都是皇權和臣權的爭鬥博弈,皇上依靠太監來壓制文官的權力,文官則是依靠打壓太監來制衡皇上的權力,天啟年間和崇禎年間,這種表現愈發的突出,天啟年間大太監魏忠賢得到皇上的信任,死死的壓制了朝中的文官,崇禎年間皇上信任文官,太監遭遇毫不留情的打壓,文官基本把控了朝政。

如果大明的王爺能夠參政,能夠掌握權力,能夠在朝中為官,則皇權多了一份保證,不管怎說,王爺都是朱家的子孫,內心裡面還是維護皇權的。

當然,皇權的爭鬥更加的慘烈,如果因為皇位的爭奪導致皇子之間陷入內鬥,對朝局產生無法磨滅的重大影響,那就得不償失了。

朱慈烺認為,穩固皇權僅僅依靠太監,等於飲鴆止渴,太監大都來源於底層,學識不是很高,加之身體的缺陷,導致性格方面也存在缺陷,這樣的人掌握權力之後,往往難以自控,而且性格方面的缺陷,在施政的時候很容易暴露出來,產生難以預料的負面影響。

穿越成為大明的皇太子,朱慈烺毫無疑問是要穩固皇權、打壓臣權的,一個偌大的帝國,需要權力的集中,需要乾鋼獨斷的皇帝,前提就是這個皇帝不貪圖享樂,足夠的清醒、足夠的睿智,有徹底把控大局的能力,更是有力挽狂瀾的雄心。

朱慈烺有雄心壯志,自認為有能力,足夠的清醒,當下也不貪圖享樂,可光有這些沒用,他需要有人幫助,而且是完全能夠信任之人,首選之人就是朱慈炯,朱慈炤也算一個。

“皇兄,您在想什麼啊。”

朱慈炯的提醒,讓朱慈烺反應過來。

“定王,閒暇的時候,不妨多看一些書,不要老是聽那些先生的授課,也不要總是看他們推薦的書籍,皇宮裡面的書籍很多,只要是能夠看懂的書籍,都可以拿來看一看,只要多看書,時間長了,你的見識肯定不一樣。”

“平日裡有什麼想不明白的事宜,多問問母后,不要擔心母后訓斥,就算你提出來的問題過於大膽,被母后訓斥了,我想母后也會給你詳細解釋其中道理的。”

“長平公主和昭仁公主那裡也要多去一去,我們都是親兄妹,本來就要互相關心,父皇的事情很多,恐怕沒有什麼時間陪著你們。”

“定王,我再次囑託你,不管遭遇到什麼事情,都要想著我還在南京。”

“今日你我說的這些話語,埋在心裡,不要對母后說,更不要對父皇說及。”

。。。

面對朱慈炯的時候,朱慈烺說的很細心,內容也很詳盡,接到父皇朱由檢的聖旨之後,有些事情朱慈烺內心有了定奪,只是尚未思考成熟,不過這不代表他不會採取行動,百分之百有把握的事情不存在,離開京城之後,有些事情他就要開始佈局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