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人,你說的有些道理,不過劉澤清派遣軍士阻攔太子殿下的駕鑾,這件事情重大,也不知道劉澤清會不會牽連到你我。。。”
陳演還沒有說完,張縉彥臉上就露出冷笑的神情。
“陳大人,下官倒是覺得沒有多大的問題。”
陳演看著張縉彥,臉色有些掛不住了。
“張大人,你這是什麼意思啊,有什麼話直接說就是了,難不成你認為劉澤清沒有做錯。”
說到這裡的時候,陳演的臉色再一次發白,低頭略微思索了一下,抬頭看向張縉彥,恍然大悟,他拍了怕額頭,連連頓足。
“哎喲,關心則亂,關心則亂啊,這麼重大的事情,範大人、李大人和曹大人怎麼可能不稟報,偏偏皇上什麼都沒有說,這說明了什麼,說明。。。”
陳演瞪大了眼睛,看向張縉彥,伸出了大拇指。
能夠進入內閣之人,都是老狐狸,有些事情稍微點撥就明白了。
鬆了一口氣之後,陳演的臉色好了不少,看著張縉彥,面帶笑容開口了。
“張大人,你是兵部尚書,闖賊李自成率領的流寇,攻陷了太原府城,眼看著就要威脅到京畿之地了,你說該要如何應對啊。”
張縉彥臉色不是很好看,抬頭看了看陳演,面無表情開口了。
“陳大人,皇上已經下旨,調遼東總兵吳三桂、山東總兵劉澤清兩人率領大軍馳援京城,下官以為,這兩路大軍快速馳援京城,一定能夠抵禦闖賊李自成。”
陳演擺了擺手。
“張大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此事我倒是覺得不用過於著急,闖賊李自成勢大,號稱百萬大軍,正月就進入山西了,這都是二月中旬了,一個多月時間,也就是拿下了太原府城,由此可見其戰鬥力一般,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正如張大人所說,遼東總兵吳三桂率領大軍馳援京城,必定能夠徹底打敗闖賊李自成,吳三桂麾下的關寧鐵騎和遼東邊軍,必定成為闖賊的噩夢,你我還是要稟報皇上,繼續給遼東總兵吳三桂下旨,令其率領大軍馳援京城。。。”
張縉彥點點頭。
“陳大人之建議,下官記住了,下官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處理,陳大人若是有吩咐,差人來告知,下官隨叫隨到。”
張縉彥離開之後,陳演臉上的笑容迅速消失。
內閣早就商議闖賊李自成從陝西出兵的事宜,眾人都是悲觀的情緒,山西與北直隸的駐軍已經無法抵禦李自成的進攻,唯有抽調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山東總兵劉澤清,以及湖廣總兵左良玉,若是這三路大軍馳援京城,倒是真有可能徹底打敗李自成,不過這三路大軍到底會不會馳援京城,誰都說不清楚。
剛剛要不是張縉彥的提醒,陳演還真的沒有想到皇太子前往南京監國的事宜,皇上根本不想皇太子前往南京監國,北方岌岌可危,京城都有可能遭遇到流寇的圍攻,這麼關鍵的時刻,皇太子前往南京監國是什麼意思,讓皇上在京城頂著嗎。
所以劉澤清派遣大軍阻攔皇太子的駕鑾,到不一定是壞事情,範景文、李邦華和曹化淳悉數稟報了這件事情,皇上卻沒有任何的態度,這就完全說明了問題。
皇上要求皇太子回到京城,雖然是口諭,沒有正式的旨意,但已經明確了態度,內閣也因此專門告知山東巡撫沈祖德,協助讓皇太子回到京城。
張縉彥離開了文淵閣,朝著午門的方向匆匆而去,他要回到兵部去,不管怎麼說,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皇上給遼東總兵吳三桂、山東總兵劉澤清下旨了,兵部也需要有敕書,人家率領大軍來到京城馳援,該要如何安排佈置,都需要兵部拿出來條陳。
張縉彥看透了陳演,劉澤清的事情過去之後,他再也不想與陳演有什麼瓜葛了,當初陳演想著借劉澤清的手算計皇太子,張縉彥明顯有顧慮,不大同意這樣做,陳演認為皇太子柔弱,一直都在深宮長大,不能夠面對複雜的局勢,無法處理棘手的問題,遭遇到劉澤清的算計之後,一定是無可奈何的離開,張縉彥不是這樣看的,他覺得太子殿下有能力處理棘手的事宜,以前的柔弱怕都是裝出來的。
有些話,打死張縉彥也不會說,當初皇上登基的時候,不也是很柔弱嗎,偏偏以雷霆手段收拾了大太監魏忠賢,讓所有人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