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情況之下,選定太子妃的事情就耽誤下來了,一直到崇禎十七年初,也沒有提及。
這是大明一朝獨一無二的情況。
朱慈烺的長相俊美,面板白皙,放在幾百年之後,穩妥妥的美男子,儘管被穿越了,氣息之中透露出來陽剛,但俊美的相貌還是依舊。
穿越的朱慈烺,想到的是逃到南京去,想到的是活命,還真的沒有想過迎娶之事。
皇太子迎娶太子妃可不是小事情,儀式一定是很隆重的,現如今李邦華提出來,讓朱慈烺的頭有些大,這都是什麼時候了,如果他朱慈烺不能夠穩定南方的局勢,不能夠憑藉著南方的兵力抗衡李自成、張獻忠和後金韃子,能夠活多長時間還不知道呢。
就算是到了南京,就算是暫時穩定了局勢,朱慈烺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遴選太子妃。
不過這話可不能夠直接說出來,否則李邦華和方拱乾都會拼死堅持,而且兩人很有可能得到極大的支援。
看見朱慈烺沒有開口,方拱乾也跟著開口了。
“太子殿下,臣以為李大人說的是,太子殿下需要考慮納妃的事宜了,否則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因皇上的囑託,臣與李大人商議過此事,太子殿下到了南京之後,明確了此事,可稟報皇上和皇后娘娘。。。”
朱慈烺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腦子裡卻在急速的旋轉,遴選太子妃需要經歷哪些程式,該要怎麼做等等,他一概不知,若是准許李邦華和方拱乾來操辦此事,兩人整的過於繁雜,會耽誤太多的時間,可這婚嫁的大事情,又不能潦草,更不能馬虎,否則傳出去之後,對自身不利,對太子妃更是不利。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拖,反正大變即將到來,等到大變之後,一切都好說。
“李大人,方大人,這太子妃的事宜,孤也想過,孤覺得,受父皇囑託前往南京監國,必先做好監國的事宜,其他的事情暫時放一放,這北方面臨的危急局勢,二位大人也是知曉的,孤還是要想著如何化解北方的危機局勢。”
“一旦北方的局勢變好,孤肯定是要回到京城去的,不可能長時間留在南京,到了那個時候,孤自然會懇請皇上和母后考慮此事。”
李邦華咳嗽了一聲,依舊是面無表情的開口了。
“太子殿下,臣以為,正是因為北方面臨危急的局勢,才更需要考慮太子妃的事宜,這關乎國運,方大人,你說是吧。”
方拱乾用力的點頭,完全贊同李邦華的建議。
朱慈烺眯起了眼睛,他從李邦華的話語裡面,嗅到了不一般的味道,難道說朱由檢已經察覺到不對勁了,已經預感到大明王朝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或者說需要他朱慈烺迎娶太子妃,來振奮滿朝文武計程車氣,振奮百姓計程車氣嗎。
如果出於這個目的,那就不是簡簡單單的推卻了。
“李大人,方大人,此事容孤好好想一想,茲事重大,孤不敢妄斷,今日孤就給父皇寫去奏摺,為了大明之江山,孤願意做所有的事情。”
李邦華和方拱乾兩人都站起身來,對著朱慈烺抱拳稽首行禮。
“臣與方大人恭候太子殿下的佳音。”
李邦華和方拱乾兩人離開之後,朱慈烺坐在椅子上,好長時間沒有動。
如果歷史的軌跡短時間之內不會改變,朱慈烺很快就要成為大明王朝的皇帝,堂堂的大明王朝皇帝,不要說沒有皇后,就連女人都沒有,這樣的事情傳出去,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可不要小看天下人的嘴,眾口鑠金。
朱慈烺忽然覺得這件事情有些煩人,其實幾百年之後也是如此,所謂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還有什麼成家立業,都是強調結婚的重要性,男人若是沒有成家,往往被認為不成熟,被認為不會有太大的責任感等等。
也許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面,朱慈烺真的需要考慮太子妃的事宜了,或者說需要考慮皇后的問題了,只是這大明王朝,真的有自由戀愛嗎,那也太扯淡了,恐怕朱慈烺就算是成為了皇帝,都不要想著自由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