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的神色變得堅定,毫不猶豫的開口了。
“朕準備廢除分封制。”
已經被朱慈烺扶起身來的朱聿鍵站不住了,掙扎著再次跪下。
“皇上不可,真的不可啊,臣理解皇上之心思,可這件事情太重大了,皇上若是廢除分封制,怕是要在朝中引發軒然大波,當下北方局勢惡化,皇上需要穩住朝廷,穩住南方局勢,萬萬不能夠出現任何差錯,大明之未來都繫於皇上一身啊。。。”
這一次朱慈烺沒有扶起朱聿鍵,面無表情開口了。
“世伯,朕決定的事情,肯定會推行下去,哪怕面臨驚濤駭浪,哪怕揹負千古的罵名,朕都不在乎,朕為的是這大明江山,為的是天下百姓。”
“世伯就是分封制的受害者,這一點朕很清楚。”
“朕看見了太多混吃等死的王爺,縱情享樂,目光短淺,害了朝廷,也葬送了自己,北方諸多城池被闖賊李自成、流寇張獻忠以及後金韃子威脅的時候,有幾個王爺願意拿出來錢財協助地方官府抗擊流寇和後金韃子,死到臨頭還想著保住府邸裡面的錢財,結果是什麼,城池破了,人被殺了,錢財被闖賊李自成、流寇張獻忠和後金韃子得到了。”
“這朱家的江山,朱家的子孫都不在乎,都不願意站出來抗擊抵禦流寇與後金韃子,其他人憑什麼賣力,闖賊李自成進攻北直隸和京城的時候,大同總兵姜驤,宣府總兵王承胤,昌平總兵唐通,監軍杜之秩,大學士李建泰,兵部尚書張縉彥,內閣首輔陳演,內閣次輔魏德藻等人先後歸順李自成,讓李自成兵不血刃拿下京城,朕不想懲戒他們嗎,朕恨得咬牙切齒,可轉過頭想一想,朱家的子弟這個時候在幹什麼,要麼逃到南京,要麼就是被李自成和張獻忠之流殺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抵禦和反抗。”
“見到如此的情形,朕痛心疾首,這就是分封制,朕怪不了任何人。”
“當初京城遭遇後金韃子威脅,世伯率領數千人馳援京城,結果是什麼,是被圈禁鳳陽數年時間,遭受非人折磨,有了這樣的先例,其餘的朱家子弟還敢做什麼,混吃等死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跪在地上的朱聿鍵,沒有表現出來激憤,情緒反而平靜了一些。
“皇上想過沒有,若是廢除了分封制,若干年之後怎麼辦。”
朱慈烺笑了笑。
“不破不立,廢除分封制,總能夠想到應對的辦法,朕剛剛已經想到一個應對之策,讓朱家子弟為國效力,也能夠成為天下人做出榜樣。”
“來到南京的王爺不少了,對於諸多的王爺,朕不勉強,不過王爺家中的子弟,包括世子,凡年級在四十歲以下者,全部都進入軍營效力,這些人進入到軍營之中後,沒有特權,務必刻苦的訓練,爭取能夠早日上陣殺敵。”
朱聿鍵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用力的點點頭。
“臣完全贊同,臣願意率先進入軍營之中去參加訓練,他日上陣殺敵。。。”
朱慈烺對著朱聿鍵擺擺手。
“世伯沒有必要進入軍中去,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做,朕已經考慮好了,讓世伯進入朝中做事情,出任內閣首輔,輔佐朕一同來振興大明之朝政,收服大明之江山。”
朱聿鍵身體搖晃了一下,臉頰有些潮紅,他以為自己聽錯了。
王爺不準干政,這是祖制,數百年都是如此,皇上廢除分封制,也就是廢除了這個祖制,不過這一切都要慢慢來,要讓朝野慢慢接受,譬如說讓王爺家裡的子弟進入軍中訓練,甚至是上陣去殺敵,這個決定就很好,能夠讓所有人接受。
“皇上,不可,此舉萬萬不可,皇上讓諸多王爺世子、子弟進入軍中效力,臣是完全贊同的,臣都願意進入軍中效力,皇上讓臣進入內閣做事情,這一步跨的太大了,臣擔心啊。”
朱慈烺看著朱聿鍵,沒有立即開口回答。
讓朱聿鍵進入朝廷做事情,這是他早就決定下來的事情,萬曆年間以來的黨爭,已經將大明朝廷攪得烏煙瘴氣,雖然朝廷毫不留情的懲戒了東林黨人,不過朝中的黨爭依舊存在,而且可能更加的隱蔽,更加的激烈。
朱慈烺知道,想要徹底消滅黨爭是不現實的,朝中本來就存在太監集團、文官集團和武官集團,這些集團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必定存在博弈,很多時候,皇帝就是博弈的製造者和裁決者,一段時間,朱慈烺也打算按照慣例來把控朝政,日後慢慢找尋解決之辦法。
不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朱慈烺發現這個路子暫時行不通,因為他本來就限制了太監集團,不可能賦予太監集團過多的權力,避免出現天啟年間太監獨大的局面,如此情況之下,一旦朝中的文官集團形成合力,太監集團根本無法抗衡,到最後,文官集團將要向著皇權發起瘋狂的挑戰,迫不得已的朱慈烺,就只能夠賦予太監集團恐怖的權力。
壓制太監集團,分化瓦解文官集團,這就是朱慈烺想到的應對困局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