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本官不能聽你們的,明日就出發前往開封府城,本官到了開封府城,能夠迅速穩定人心,就算是多鐸打斷進攻開封府城,本官也不會畏懼,皇上和朝廷自有決斷,本官若是留在歸德府,開封府城就不可能成為阻擊八旗軍的屏障,到時候多鐸亦有可能率領八旗軍直撲歸德府,如果多鐸佔領了歸德府,徐州、鳳陽與山東都危險了,你們可不要忘記了,豪格率領的八旗軍,還駐紮在景州一帶,時刻威脅到山東德州。”
“李自成若是選擇自保,給皇上和朝廷帶來了極大的被動,本官心想,多爾袞他們也不是蠢人,看見李自成如此的態度,他們很有可能轉變作戰的謀劃,以我朝廷大軍為主要對手,直接對山東和南直隸等地展開大規模的進攻,這樣八旗軍面對李自成採取防禦的戰略,對於我朝廷大軍則是展開主動進攻的戰略。”
“所以說,本官是必須要前往開封府城去的,大軍的防禦重點也要放在開封府城一帶,本官不敢奢望打敗多鐸,不過固守開封府城還是要做到的,只要本官固守了開封府城,多鐸就不敢往徐州和鳳陽的方向進軍。”
劉寧聽得連連點頭,對著朱大典抱拳。
“大人神斷,卑職明白了。”
朱大典對著劉寧擺擺手。
“本官想到的這些,已經專門給皇上和朝廷稟報了,估計兩日到三日之後,皇上的旨意就要到了,本官不可能在歸德府等候,當初許定國駐紮在歸德府,那是怕死,本官可不怕死,絕不會龜縮在歸德府,湖廣的局勢已經穩定下來,河南與山東一樣,就是抵禦闖賊李自成與八旗軍的第一道屏障,朝廷將本官放置到河南,本官就要築牢這第一道防線。”
。。。
劉寧離開之後,朱大典陷入到沉思之中,其實他做了一個非常冒險的決定,甚至可能改變皇上和朝廷最終部署的決定。
吳橋之戰之後,皇上和朝廷的策略非常明顯,那就是將戰火固定在北方,讓李自成與八旗軍拼命的廝殺,皇上和朝廷藉著這個時機,一方面穩定南方的局勢,一方面壯大自身的力量,等到八旗軍與李自成兩敗俱傷的時候,朝廷趁機出兵,徹底打敗八旗軍和李自成,收服整個的北方。
應該說,迄今為止,皇上和朝廷的這個作戰部署是非常到位的。
不過朱大典發現了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那就是李自成不一定會和八旗軍死磕,如果逼得走投無路,李自成甚至可能歸順後金朝廷。
如果出現這樣的情形,朝廷將要面臨巨大的壓力。
多鐸、阿濟格與豪格都有著率領大軍長途奔襲作戰的能力,一旦多爾袞察覺到李自成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威脅,很有可能改變作戰的部署,要求八旗軍的主力進攻山東、河南與南直隸等地,試圖滅掉大明王朝。
這樣的情形很有可能出現,朝廷不得不防。
朱大典已經將自身的擔憂寫出來,寫的非常詳細,送到南京去了。
如何解決這個難題,朱大典沒有想到很好的辦法,吳橋之戰後,皇上開始了大規模的整合軍隊,降服湖廣總兵官左良玉是非常關鍵的一步,不過真正的整合軍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想要整合出來能夠作戰的強悍的軍隊,至少需要兩個月到三個月左右的時間。
朱大典想到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前往開封府城,率領大軍固守開封府城,與多鐸死磕,只要能夠守住開封府城,多鐸就不敢輕易的進攻徐州和鳳陽等地,如果能夠堅持一個月以上的時間,局勢將大為改觀,到時候皇上和朝廷有了足夠調遣的軍隊,就不用擔心八旗軍的進攻了。
所以說,朱大典前往開封府城,其實是保定了已死來報效皇上和朝廷之決心。
朱大典不想死,沒有誰主動想著求死,不過形勢逼人,他不能夠繼續耽誤時間,務必要迅速前往開封府城,亮明朝廷的態度,穩定河南之人心。
經過了吳橋之戰,以及湖廣總兵官左良玉歸順朝廷之事,朱大典對於皇上是頂禮膜拜的,是無條件信任的,他覺得,皇上一定會想到化解危機的辦法,一定能夠徹底打敗後金韃子,收復失地。
朱大典不會猶豫,關鍵時刻才能夠顯現自己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