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洛陽,阮大鋮已經在這裡等候,看著面容憔悴的阮大鋮,朱慈烺有些吃驚,南京到洛陽近兩千裡地,已經快六十歲的阮大鋮不過是文人,居然能夠如此快速的抵達,還真的不簡單,僅憑著這一點,朱慈烺對阮大鋮的看法好了幾分。
歷史上的阮大鋮,名聲太差了,朱慈烺不會完全相信史書,可也不會不信。
阮大鋮曾經是東林黨人,為了能夠升遷,依附大太監魏忠賢,反叛東林黨,魏忠賢倒臺之後,攝於東林黨人的權勢,不得不辭官歸家,南明時期為了洩憤,利用掌控權力的機會,大肆的打壓東林黨人,後來還投降了大清朝廷。
阮大鋮背叛東林黨,歸順大清國,毫無品性,被歸結為小人一類。
當然,有些史書是東林黨人寫出來的, 那些個東林黨人, 依照大清朝廷的要求寫下史書,同時也將自身一些偏激的認知寫進了史書裡面,總體來說美化大清國,美化東林黨, 拼命抹黑貶低大明王朝, 所以朱慈烺不會完全相信史書。
但有一點,阮大鋮此人的氣節肯定不咋地, 完全比不上馬士英。
所以面對阮大鋮, 朱慈烺必須用重錘敲打。
當然,阮大鋮的優點也有, 那就是易於掌控, 做事情還是有一定的能力,特別是能夠處理複雜的事情,南方各地維修塘堰溝渠的事情,幾乎都是阮大鋮實際負責實施, 做的很不錯, 也得到了諸多的好評, 若不是看中阮大鋮這個有點, 朱慈烺也不可能讓其出任陝西巡撫。
其中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 那就是朱慈烺要藉著重用阮大鋮的時機, 完全樹立起來排斥東林黨和復社的意思, 再一次的打壓東林黨人和復社之人。
“阮大人, 你都這麼大年歲了, 還長途奔襲,可要注重身體, 朕讓你到陝西,是去拼命的, 沒有一副好的身體,怎麼能夠好好做事情啊。”
阮大鋮撲通的跪下了。
“皇上, 臣身體很好,臣竭盡全力, 一定不辜負皇上的囑託。”
朱慈烺笑了笑, 對著跪在地上的阮大鋮伸手。
“阮大人,平身吧,你馬上要前往西安府城就任,朕有些話要提前說出來, 算是忠告,也算是對你之要求吧。”
阮大鋮站起身來, 垂著頭站立在朱慈烺的面前。
“阮大人,你在朝中做事情也有好幾個月了,主持維修南方溝渠堰塘的事情,的確做的不錯,展現出來了能力,故而朕讓你前往陝西,悉心打理民生事宜,你要與陝西總兵黃得功好好的配合,悉心治理地方。”
“陝西一地,不僅遭遇天災,更是遭遇到數不清的人禍,人口凋零,地方貧窮,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才能夠治理好,朕相信你的能力,朕絕不希望陝西一地再次出現人禍。”
“何為人禍, 朕以為,除開戰爭,無非就是官吏貪墨錢財、魚肉百姓,整天打著自家的小算盤,夢想著一夜暴富,不管不顧百姓的死活,不用心署理政務,弄得地方天怒人怨。”
“朕知曉你以往的不少事情,朝中上下也有一些議論,那些事情都過去了,你不要放在心上, 朕希望你在陝西做事情的時候, 時時刻刻想著朝廷, 時時刻刻想著百姓, 朕希望你用實際行動和治理地方的成效來為自己正名。”
朱慈烺說到這裡的時候, 阮大鋮的身體開始微微顫抖, 頭垂的更低了。
“阮大人,抬起頭來看著朕。”
看著滿臉通紅的阮大鋮,朱慈烺嘆了一口氣。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話被那些所謂的正人君子嗤之以鼻,其實朕很清楚,這世上之人,誰不曾有此等的想法,無非是有些人被逼迫到了那一步的境地,無奈做出了選擇,當然也有人不管世俗人倫,心甘情願為了自身利益置天下於不顧,這種人朕肯定是唾棄的。”
“你曾經為了謀求官職做出過一些選擇,朕以為不算太過分,關鍵是看你謀取官職之後,想要做什麼事情,你若是為了朝廷為了天下百姓,這些都不算什麼,可若是為了自身利益,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阮大人,朕並非要求你清廉如水,亦沒有要求你冰清玉潔,朕推崇之張居正,也遭受過諸多的非議,可他打理的朝政,我朝有幾個人能夠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