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六十二章 好心情

牽涉到的大人物看起來很多,無論是養老的謝洵和徐子允,還是現在的何洪和盧何,六部尚書,基本都各自在觀望或者下注。

但誰也沒想到盧何下注下的這般早,也這般...果斷。

比如何洪,最近前面坑了二皇子不少,但最近和二皇子又走得近,這就是官場上的規則,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但他堅定的站到了二皇子一邊嗎?沒有。

包括謝洵和徐子允,他們之前都曾經有過態度曖昧的時候,但從來沒堅定的把邊站死。

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是政治家最基本的自我修養。

但盧何不這麼認為。

太子的秉性,他很清楚,不說扶不起的阿斗,但還是太軟弱了,作為學儒長大的太子,與其說像個儲君,不如說像個讀書人。

這樣的人最他孃的好欺負了,他講道理的時候你別講道理,他不講道理的時候...不對,他會永遠講道理。

君子可欺之以方就是這麼來的。

所以答案就很清楚了,盧何是希望自己把何洪幹掉,掃清朝堂獨佔大權的時候,腦袋上那把龍椅坐的是個明君,是個如魏皇年輕時那般的梟雄呢,還是一個有些軟弱,或許能施政,但會尊重自己看自己眼色的皇帝呢?

這簡直想都不用想,後者是所有權臣和權閹追求的夢想。

所以盧何很不理解,何洪這傢伙到底在想什麼,就二皇子那種人,說白了就是白眼狼,越是會偽裝,面具撕下來就越狠。

身為權閹,還和二皇子走那麼近,真不怕自己太賣力太過火把他扶了上去,轉頭就被清算當成新人大禮包給開了?

所以啊,何洪還是得學學。

盧何從一開始就知道奪嫡只能在太子和二皇子之間發生,而這兩個人太子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無論是大義,還是禮法,甚至是為人秉性,太子都毫無爭議的比二皇子合適當下一任魏皇。

整個朝廷似乎都忘了,能決定下一任儲君的是誰。

沒錯,就是那個在行宮修道,看起來人畜無害的魏皇。

而他能被誰影響?一個何洪,一個盧何罷了。

若是何洪死了呢?那更乾脆,只要靠青詞搭上線的盧何能做到和魏皇聊這事。

所以現在奪嫡奪得這麼賣力做什麼?只要魏皇還活著一天,這事兒就不會水落石出。

二皇子的脾氣估計就是跟魏皇學的,魏皇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肯定不會讓儲君有一絲登基的跡象。

不然他會害怕自己坐在行宮都被人逼宮去當太上皇。

為什麼要表態?像盧何這樣悄悄和東宮搭上線,暗地裡做事情不就好了?

掃滅何洪,定下儲君,大權盡攬,何洪歸西魏皇駕崩太子登基以後,他盧何...

就會權傾大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