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得意滿的何公公回了司禮監,正在看著內閣轉過來的摺子。
這可真是神仙日子啊,上朝看著百官掐架,散了朝回司禮監盡掌奏章大權,反正老陳已經來了一趟打了勾了,接下來自己蓋了章,政令就會透過下發,要是自己不改,心情好點就發還,心情不好就留中,指不定扔到哪個犄角旮旯裡。
等批完摺子,再在後宮走一走,享受一下後宮裡的人們的尊敬,然後去行宮看看陛下安不安分,最後就回到家裡,聽那些讀書人出主意拍馬屁。
不得不說靖王爺這個建議是真的好啊,自己之前怎麼就沒想到呢?沒讀過書,那就找些讀過書的來當...那個叫什麼來著?對,師爺!
而且這些個讀書人真是一肚子壞水啊,說起怎麼收拾官員來還真是頭頭是道,最關鍵是馬屁拍的還賊好聽。
一聽就跟宮裡這些個沒文化的拍的那麼生硬的馬屁不一樣,簡直讓何公公心情都美上好幾分。
在那幾個讀書人裡,何洪最喜歡的還是那個來自蘇州名叫李晚山的年輕人,聽他自己說,是科舉不中,又有一腔報國熱血,才來投了何公公。
想到那年輕人進府時候趾高氣揚的模樣,好多下人都看不過去,但何洪就吃這一套,在他看來,自己是沒文化,這些有文化的才子啊就該有些傲氣,所以他止住了下人們即將出口的怒罵,恭恭敬敬的把那個年輕人請進府裡一番答對。
這叫什麼?禮賢下士嘛!自己要想拉攏讀書人,還得是這個態度。
果然,一問一答沒幾句,這個年輕人就讓何洪刮目相看了,他還學著戲本上的舉動,離席抓住年輕人的手一陣熱淚盈眶。
就差一句“得先生真如如虎添翼也”了。
不得不說這李晚山還是真有才華的,天文地理,朝政軍事,說起來都頭頭是道,就是性格有些陰沉偏激,何洪也表示理解,年輕人嘛,說的話寫的文章不被朝廷考官待見,有這種性格是很正常的,這要是個正常性格,早入朝廷做官了,哪兒輪得到他拿下?
如獲至寶的何洪很快就把這個年輕人當成了心腹,因為他輕易不指點,一指點就是一擊必中的殺招。
甚至還讓何洪從盧何手裡硬生生搶來好些個原本看不起他的官員。
還是得多謝...
可一想到顧懷,何洪的臉色立馬有些陰沉下來了。
真是想不到哇,那麼客氣那麼優秀的靖王爺,居然...和盧何走到了一起?
還去青樓飲宴?
還做了詩?全長安都在傳唱?
他是不知道自己和盧何現在的關係?
是對之前自己的舉動有些不滿?
何公公覺得有些委屈,又有些憤怒。
他不知道自己的性格,他只覺得自己遭到了背叛,在何公公看來,顧懷就應該一直和自己站在一起,一直給自己出主意。
雖然自己之前那事幹的是有些不地道,但那也是沒辦法嘛,你委屈一下怎麼了?
咱家又不是那不記好的人,之後再想辦法補償你嘛。
他也不想想自己是個什麼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性子。
定了定神,又在心裡罵了盧何和顧懷兩句,何公公這才看向了摺子。
嗯,第一封是東南稅賦的,年底了,各地的稅收得差不多了,清點之後就要運送入京,何洪的眼睛發出一道金光。
不過很快他就壓下了這種衝動,何洪有一點好的就是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各地稅賦入京之後看起來多,其實一分也就沒多少了,自己拿一點可以,可要是拿多了,大魏是要出事的。
好在顧懷把西北安定下來了,不然今年的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