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陽節。
洛水畔的劉記鋪子裡,歇息的客人並不多。
老劉在京城邊兒上開鋪子已經十來年了,每年的端陽節他都早早的把菖蒲掛好,然後笑嘻嘻的倚在門口遙望著城門出城遊洛水的人們。
每年的今天生意通常都是不怎麼好的,哪怕有劉記特製雄黃酒打底,但長安貴人們還是更喜歡去野外開席遊玩看龍舟。
店裡就老劉在擦著桌子,人少的時候他就一個人忙活,人多的時候叫上老妻,夜裡心情好就多開會兒,寒暑時節身體撐不住了就早早關門,大兒子當兵打仗戰死了,二兒子娶了農家女如今也自己開了個肉鋪,老劉兩口子這十來年的生活也算安安穩穩。
進長安的路那麼多,能來店裡的客人按老劉的說法那就是有緣分,偶爾老劉還會跟客人們吹噓吹噓,當年哪個哪個學子就是在這兒喝了杯淡酒進了長安高中進士,又有哪些大官從這兒借酒送別然後鎮撫各地。
這個時候客人就會起鬨說老劉吹牛,哪個大官會來這種鋪子喝酒?
老劉也不惱,習慣性的彎著腰攏手笑著不搭話。
不過老劉家的酒還是味道好,好多客人進出長安都喜歡來買杯酒喝,點兩碟小菜,倚著圍欄看著洛水,倒也有滋有味。
所以哪怕店前多了三匹馬三個客人,這一天好像也和之前十多年的任何一天都沒什麼區別。
從馬上帶頭下來的是個年輕人,穿著黑色錦袍,外面披了一件白色涼衫,梳了個長安常見的道髻,身後跟著兩個女子。
兩個女子面容相似,都是一般傾國傾城,不過一人穿著白色窄袖褙子,神情溫婉,一人穿著黑色寬袖褙子,表情靈動,都持著劍。
老劉在長安旁開店,見過的漂亮女子不知有多少,但也幾乎沒有見過這般漂亮的,這個年輕人又是何等人物才會帶著這兩個女子出行?於是趕忙迎了上去。
“客官裡面請。”
年輕人拍拍身上塵土,抬頭看了看頭上飄揚的“酒”字大旗,一邊隨著老劉進了店,一邊隨口問道:“掌櫃的換了酒帘?”
老劉把顧懷三人引到桌邊坐下,驚訝開口:“聽公子口音不是長安人,公子以前來過本店?這酒帘兩年一換,眼看又得換了。”
年輕人點點頭:“是曾來過,轉眼多年了。”
老劉有些開心,開酒鋪的都念老顧客,於是搬了壇竹葉青過來:“公子遠遊至長安?這壇酒算老劉請公子喝的,公子稍待,老劉再給公子做上幾碟小菜。”
年輕人謝過老劉,開了酒倒了三碗,分別遞給兩個女子,然後端起碗細細品了起來。
老劉期待開口:“公子,酒怎麼樣?”
年輕人含笑點頭:“還是七年前的味道。”
老劉得意的去了後廚。
此時等老劉走後,早已按捺不住的黑衣女子連忙指著遠處的一大片陰影問道:“公子公子,那裡就是長安了嗎?”
年輕人也隨著女子指的方向看去,一道黑色陰影拔地而起巍峨聳立,幾乎將天空切割成了兩半,偶爾能瞥見甲士從城牆上巡邏而過,城門處絡繹不絕的人群進進出出。
他回答道:“是的,那就是長安,大魏京城。”
......
一行三人便是顧懷與柳清姐妹,從保寧縣城出發開始,他們已經趕了半個多月的路,直到今天才趕到長安城外。
先搭船沿黃河而下,然後上岸轉陸路騎馬趕路,穿山過水,滿身風塵。
為了不暴露身份,顧懷讓柳清姐妹直呼他的名字就可以,但兩姐妹還是堅決不同意,只能改口叫了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