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在得出了任命工部尚書祝文出任欽差,帶著河北河南兩地存糧與中央撥款前去賑災的決定後,朝會便結束了。
顧懷從人群裡找到了還沒來得及走的工部尚書祝文,從袖子裡掏出了昨晚寫了一夜的一些關於賑災的意見遞給了他。
看著有些迷惑不解的祝文,顧懷袖著手笑道:“祝尚書此去賑災,也是讓孤有了封地可回,孤還得先謝謝尚書大人,這裡面是孤對於賑災的一些想法,畢竟孤在涼州住了不少時間,還希望尚書大人能夠仔細看看。”
祝文這才明白過來,也笑著拱手行禮:“沒想到王爺如此愛惜子民,下官定然好好研讀王爺的高見。”
本就不熟的兩人閒聊了兩句,顧懷也就拱手告辭了。
他昨夜算是熬了一夜,咬著筆桿子想著以前許白教他的一些東西,再結合當前北魏的情況,才算是熬出了那薄薄的一份小冊子。
如今看來工部尚書祝文還算是中正嚴肅的一個官員,雖然可能下面的貪官汙吏免不了伸手,但現在開始賑災也可以早些救下不少的災民了。
他的心裡有了些滿足感,準備回王府睡個回籠覺,孤身走出了宮門。
而在他身後的祝文默默的看著他的背影,卻是不屑的將袖中冊子揉成了一團。
......
司禮監。
禮部尚書盧何在何公公一邊坐下,好奇詢問:“公公為何特地讓人請本官過來?”
朝廷很少有人知道,盧何盧尚書其實不像大部分官員一般看不起宦官,甚至根本沒人知道,他和何洪何公公的關係還不錯。
禮部本身就是個清閒衙門,如今魏乾並立,周邊小國朝貢都得走兩個國家,自然除了幾個常駐大使外,沒怎麼派使節與兩國接觸。
於是禮部的眾人就更是閒了,有時候還會越俎代庖搶起了都察院的活計。
何公公督工翊陵,自然免不了要常常往禮部跑,而盧尚書與何公公接觸多了,也發現這個人不像其他官員所說那般壞,只是有點小貪,而且因為沒讀過書有些自卑所以與官員們相處不來,本質上不算什麼窮兇極惡之徒。
於是兩人的關係居然漸漸好了起來,盧尚書有時候下了朝還會來司禮監和何公公聊聊天,禮部的摺子也從來沒受過刁難。
此時何公公也在桌邊坐下,老規矩上了幾碟小菜,給盧何斟上一杯酒,閒聊起來:“尚書大人如今事務繁忙,卻是好久沒來司禮監飲酒了,今日須多飲一些。”
盧何捋了捋鬍鬚:“何公公也知道,最近南邊有些不安生,收到訊息可能南乾要派使團出使大魏,所以最近才有些忙,不然也不會這麼久都沒來看望何公公。”
何洪拈起一筷子菜塞進嘴,然後哧溜一聲飲了杯酒,這才開口:“咱家還以為是靖王爺去禮部鬧了一趟,所以尚書忙著給靖王爺補儀仗呢。”
盧何也端起酒杯:“只是件小事罷了,織造局在織著朝服,出行儀仗也送過去了,靖王殿下倒是沒獅子大開口要全套儀仗,所以倒不是什麼大事。”
何洪點點頭:“靖王爺確實知道分寸,是個懂禮的人,咱家也是和王爺接觸了才知道王爺年紀雖然不大,可相處起來著實不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