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一大早,許茜茜攔著印度方的招標主管,要求補上講標和問答環節。按照招標流程,每家競標企業現場演示機器人清掃作業之後,就進入講標環節。企業指派的講標人簡要陳述自家產品的優勢與價值,接著進入問答環節,評標專家就著標書、現場演示以及講標內容進行問詢。問答環節結束後,清場,評標專家閉門討論,進行打分。昨天鯤鵬機器人還沒演示完,就出現意外事故,印方手忙腳亂處理善後,後續環節自然也就中止了。
印度主管一開始以為許茜茜是要求重新走一次競標流程,重新演示,拼命擺手,“No,
o,
o。”印度人的英語……許茜茜耐著性子放慢語速,這回印度主管聽明白了,睿立科技只是要求補上昨天沒有的環節,更覺得不可思議。那麼大的事故,不用說,肯定出局,換一家企業肯定就少惹動靜,快點回國,哪還有繼續講標,甚至接受專家問詢,嫌臉丟得不夠大嗎?!
“毫無意義,浪費我們時間。”他有點不耐煩,用蹩腳的英文強調了好幾遍。
許茜茜很強硬,援引招標檔案裡的條文,睿立科技有得到評分的權利,因此必須有講標和問答。
印度主管直愣愣的看著許茜茜,語氣軟了,說馬上去請示領導。許茜茜一本正經的讓他告訴領導,睿立科技不是開玩笑,這次講標很有意義,會出乎他們意料的。她咄咄逼人地強調了好幾遍,su
p
ise。
補講環節安排在午前,上午最後一家評標結束後。
黃立工開場。他站在大螢幕前,眼光緩緩掃過在場的每個人。場下人不算太少,除了評標專家、睿立科技的人員,還有印方的技術主管,印度競標主管站在門邊,在後排座位上,還坐著一些陌生面孔,一位帶著面紗、包裹黑裙的女性和一個西裝革履的印度人在交談,他看著像光伏集團的高層。他們旁邊坐著兩個穿著利索的男性,看著像日本或韓國人。許茜茜的話起作用了,他們也許是因為su
p
ise或好奇而來。這是他希望的,人越多,他越興奮。
“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我為什麼還會站在這裡,在昨天發生了那樣的事情後?”他單刀直入。許茜茜的提議,越難堪的事情,越要第一時間敞亮。他一開始不情願,劉睿陽站在許茜茜這一方,說服他,試圖避開真正的問題,說得越漂亮,就越不可信。“我不會給自己找藉口,是的,那是事故,我們的失誤;我也不會試圖改變結果,是的,我們出局,公平,接受。”說著,黃立工逐漸感覺到了某種力量,從話語本身傳遞出的力量,他的聲音自然地變得真誠。“我站在這裡,只是希望向你們證明,在剛才那兩個事實基礎上,我們的機器人仍然是最好的。”黃立工頓了一頓,接著說,“證明,不是說明。用資料和事實來嚴格證明,而不是用語言。”
他掃視著場下,一片安靜,所有人都在看著他,等著他說下去。好吧,至少他們聽懂了他的英文。他的英文能力屬於應試教育的典型產物,認識單詞,連蒙帶猜能看懂普通的文章,寫好的稿子也能念出來,一旦要與人自由自主交流時,水平直線下降近乎零。許茜茜於是連夜把他要講的翻譯成英文,他反覆練習到早上。
“在證明之前,我會向大家闡述一個基本的理念,或者說事實。”他按了一下紅外遙控器,大螢幕上顯示著一輛車的輪廓,一道漂亮的流線型,其他部分都隱沒在黑影裡。“福特汽車公司推出一款新車,前期的使用者調查評價只有5分,不及格。為什麼?“
前期市場使用者調查是10分制,按照實際經驗,要到8分才會有大的市場價值,放心投產。5分的話,應該直接淘汰。同時有另一款正在研發的車,使用者調查評價是7分。當時汽車市場競爭激烈,迫切需要馬上推出新車投放市場,抗擊其他廠商的衝擊和蠶食。決策層都傾向於投產7分的車,但是一位資料運營專家力排眾議,強烈建議投產5分的車。
黃立工按遙控器,螢幕上流線型的下方,出現一個U型的柱形圖,他手指著那個大大的U字。快一半的潛在使用者,打了10分,另一半潛在使用者,打了0分,所以平均5分。說明什麼?愛它的人,愛得要死;不喜歡它的人呢,覺得一無是處。這款車無法取悅所有人,無法成為大眾流行的街車,但是有足夠的使用者會在第一時間購買,瘋狂炫耀,帶動更多同類去購買。而7分的車呢——螢幕切換成倒U型的柱形圖——大部分人打分都在7分左右,很少數的人打了6分或8分。沒有人為它瘋狂。它沒什麼不好,但也沒什麼太好的。這才是災難性的,在所有人那裡,它都不是第一選擇。每個人會看看它,嗯還不錯,但是轉身買了別的車。
黃立工走下講臺,拖延點時間,讓場下聽眾消化一下他講的故事。他幫他們做出了結論,今天他最想說的一句話:“別相信單一的數字,它所掩蓋的比告訴我們的更多。”
“回到我們身上。我知道,我們的得分是零。”場下傳來笑聲。黃立工朝那個方向伸出手,“你是對的,公平的分數。但是,仍然是一個單一的數字,如果我們同樣來看看它具體的分佈呢?我的同事馬上會向大家證明,在7項具體的評價細項中,鯤鵬機器人至少有3項是領先的,我的意思是最優秀的;有2項,在前10%的行列;在它們其中,很不巧,有1項出現了失誤,而這項在評價公式裡是乘數關係,這也是我們零分的來源。但你們可以看到它的水準所在。”
黃立工伸手示意,劉睿陽走上講臺。
“真正的證明是不證自明。”劉睿陽切換到他的演示稿,螢幕上列著七張資料圖表。“只需要十分鐘,我們一起看這七張圖表。它們會證明自己。”
他開啟第一張圖表。這是張內容豐富,但是關係清晰的圖表,左邊是招標的要求,右邊是鯤鵬機器人應對要求的核心策略,以及核心策略之下的表現,以資料的形式整理並呈現。劉睿陽用了動態演示引擎,讓聽眾直觀地看到,隨著時間的流逝,資料是如何變化的。可以清楚的看到,核心策略和資料表現比招標所要求的更強大,而且更具備彈性。
劉睿陽對幾個關鍵地方的流轉做了簡要的解釋,隨即站在一旁,看著下方聽眾。他看著評標專家中幾位技術帶頭人的神色,以及相互交談的模樣,判斷出他們已經看懂了,隨即切換到下一張。
他一張張地切換著,或者說上幾句話,或者一言不發。如他所說,讓圖表和資料證明自己。
許茜茜看得心潮澎湃。這是劉睿陽的策略,黃立工展示熱情的一面,而他,展示機器的一面,強大的冷靜,對技術挑戰的自我要求。要讓所有人信服,他不需要說太多話,甚至是必須少說話,正如黃立工前面所說的,用資料和事實來證明,而不是用語言。許茜茜站了起來,有東西在心裡湧動,劉睿陽越是剋制和淡然,她反而越能感受到真正的激情。這一刻,她第一次感覺到,真正傳達激情的是強大和冷靜,而不是煽動和熱血。
最後一張,是機器人出事故前後的展示。同樣很清楚地展示核心策略和資料表現,這次是兩種資料過程交織在一起。一個過程可以看到資料逐漸扭曲,然後陡然間扭曲被不正常地放大,另一個過程可以看到系統在不停地對扭曲進行校驗,並嘗試不同的策略校正扭曲。一開始校正還很有成效,但從扭曲開始不正常放大時,事情就失控了。
劉睿陽簡單解釋了幾句關鍵的地方。他的意思很明確,懂行的人足以看得出來,第一,鯤鵬的控制系統在校驗和校正方面的策略還是強有力的,在業界平均水準之上。第二,有個意外因素超出這個策略的處理範圍。這個意外很不自然,不自然的原因他就不說了,總之,不自然的因素看著聳人,從工程的角度講反而最容易防禦,並不對演算法和系統構成挑戰。
七張圖表放完,正好十分鐘多一點。
響起幾聲掌聲,在安靜的廳裡顯得突兀。黃立工循聲看過去,是坐在後排座位上的那位帶著面紗的女子。評標的場合並不適合公開表達好感,因而印度方面的專家即便讚賞,也只會在心裡鼓掌。這位女子應該是印度光伏集團的客人。黃立工向她頷首致意,走幾步到場地中央。“各位專家有問題要問詢我們嗎?”
評標專家席上低聲交談了幾句,坐在中間的一位年輕專家,不到40歲,臉容瘦切,用流利的英文問,“你怎麼證明你的資料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