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
“嗯。”許茜茜沉吟。
“聽聽我們律師怎麼說?”黃立工拿出手機,晃了晃。“好,等一下我的律師。”許茜茜按下呼叫鈴。
一個高大禿頂的英國人走進來,握手,就座。黃立工撥出電話,按下擴音,放到桌子中間。
“淵若,我和許茜茜、倫敦的律師在一起,他們想聽聽你在專利官司上的判斷”
“好。”
“半個小時,交給你了。”黃立工看了下表。
“I
E
glisease. ”許茜茜說。凌淵若隨即在電話那頭用英文闡述她的應訴策略。她的核心主張是,帝工集團造不出鯤鵬減速機。
“是不具備能力,還是並不需要?”倫敦律師問。
“都對。帝工集團並不需要用睿立科技的方法去生產減速機,作為一個事實性結果,它在現實中也就不具備那樣的能力。”凌淵若解釋說,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帝工集團並非絕對沒有那種能力。但是當它擁有更好的原材料,擁有更成熟、精度更高的工藝能力,就不會大費周折去研究如何用普通材料區域性地實現特種材料的效能,如何用精度不夠的零部件裝配出精度躍遷的產品,不會大費周折去沉澱、累積並最佳化相應的經驗。而人類的創新和智慧——用專利來承載——正凝聚在大費周折之中。
睿立科技發展起來的是一套方法,以及相應的工藝積累和資料沉澱。零部件配合的龐大資料和模型,零部件影象識別和快速配對,生產線與工序的無縫嵌入和最小代價改造……鯤鵬減速機的效能很大比例歸功於此,有嚴格的資料可以證明。睿立科技正在快速申請專利,正式專利或專利審理結果將會在庭審前加入證據鏈中。
同時,凌淵若釋放煙/霧/彈。帝工集團太驕傲了,對自己的技術優勢太有信心,以致在遞交法院的材料和意圖上毫無掩飾。以其多年的廝殺經驗,他們完全不相信有中國企業能在短期內掌握材料、掌握成熟工藝,即便是李藝主持——其實這是對的,他們沒想到的是,睿立科技另闢蹊徑,走上另一條工程路線。他們有強烈的合理懷疑,睿立科技改裝了帝工集團的舊生產線,以此為核心進行圍攻,以圖逼迫出更多的漏洞和靶子。凌淵若在合適時機發動忽然襲擊,一方面丟擲新專利,另一方面請出斯坦福大學的一位教授,大資料指紋專家,正面證明鯤鵬減速機任何一個部件都不可能和日本生產線同源。
“大資料指紋?是個新東西?”倫敦律師問。太新的概念在法庭上可是雙刃劍。
“我查閱過,有成功援引大資料指紋的判例。其實,不是新概念,廣泛應用的本福特定律就是一種大資料指紋。現在,藉助強大的計算資源和大資料處理能力,所有人造物,工業品、藝術品、文字、表達方式、行為模式,幾乎都可以提煉資料特徵,有如它們的指紋,用來比對兩類相似的物件或行為是否同源。”
凌淵若所說的本福特定律,是80多年前美國工程師本福特發現的規律,在隨機產生的統計資料中,只要數值範圍跨度夠大,沒有人為扭曲,每個數的第一個數字是什麼,卻並不隨機。人的直覺會認為,首數字是1或者9的機率應該差不多,都是1/9左右。然而,實際上,首數字是1的機率高達30%以上,幾乎是首數字是9的機率的7倍。隨後的幾十年中,這個規律逐漸應用在稅務稽查和司法實踐中——出現機率接近的首數字幾乎就意味著偽造。很多投資詐騙、財務造假案件,包括轟動一時的安然財務造假醜聞,都是依據本福特定律撕開了欺詐的第一道口子。
最後,睿立科技憑藉自身的專利,並與華普等國內大型工業機器人企業建立專利同盟,在國內法庭提起一系列訴訟。除了專利侵權,還會提起反壟斷的訴訟。這些反制手段意在逼迫帝工集團儘快與睿立科技達成庭外和解。
倫敦律師問了幾個細節問題,和許茜茜交換了下眼神,點點頭,說,“很有希望。”
“多謝你的聆聽和專業意見。”許茜茜站起來送律師出去,兩人在門口聊了幾句。回到辦公室裡,她說,“做得不錯。”
“這波專利還會是我們以後的新商業機會,至少是商業競爭中的新優勢。”黃立工按捺著得意,對許茜茜說。
“走,我帶你去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