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六章 用餐在教室

我們的班主任老師也是我們的化學老師,是個個子很矮小的女老師,屬於那種小巧玲瓏型的。聽同學說,她是剛剛畢業才參加工作的大學畢業生,是的,我們的數學老師也是一位剛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女老師。這是一個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大量適齡兒童入學,造就了需要大量像我們這樣初中畢業就被急急招進中等師範學校學習的學生。而中師生的擴招也就意味著需要有更多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充斥到我們這樣的師範學校當我們的老師。

記得,我們當時就讀的師範學校裡面的女教師一個個柔美典雅,男教師一個個帥氣激情,即使有幾名年齡比較大的老師也是文雅而又溫馨,全然不像我當初上初中時候的那些老師。我上初中時候的那些老師一個個如凶神惡煞似的嚴厲而又不苟言笑,現在想一想,也不能怪這些我當初上初中時候的老師。

越是處於或接近社會底層的人,他們的壓力往往越大,這其中包括他們工作的環境、他們的工資福利待遇、他們的工作時間、他們的升學壓力。。。。。。所有這一切都讓他們疲於奔命。一週十幾節課的工作量,再加上當初我們這些層次不同、千差萬別的學生,你讓老師怎麼有時間、有精力對你和顏悅色的授課?

我們現在的老師一個個或和顏悅色、或慈眉善目,簡直就像唐僧似的,他們的周工作量只有幾節課,最多也不會超過十節課。關鍵的關鍵是我們當初上師範時候的老師面對的我們這些學生,他們幾乎都是各地各所農村初三畢業生中的精英,雖說有不少是初三複讀而考上師範的學生,但是總體來說,學生的素質相對普遍較高。第二個至關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這樣的師範學校沒有升學壓力,三年學業結束就回到社會充斥到散落在本市各個角落裡的各所小學當老師。如此高素質的學生、較為輕鬆的工作量,外加沒有升學壓力,當然讓我們師範時這些老師們的心態普遍比較好。

搞不清楚,為什麼當時的學校做不到“未雨綢繆”,而總是喜歡這樣“臨渴掘井”?當年我就讀的這所師範學校,簡直就是一所毫無規劃而又極其亂哄哄的學校。因為我們這一屆的學生屬於突擊招生,學校根本就沒有做好接納我們的準備。我們的宿舍是廢棄的閒置房屋臨時改造的,不僅如此,那些剛剛大學畢業就來當我們老師的老師也是住在這樣的房子裡,他們就在我們宿舍的隔壁。

學校原本的餐廳根本就無法容納我們這些新增的學生就餐,我們只好有一年多的時間在教室裡用餐。每到開飯的時候,班級裡的生活委員就會帶著好幾名同學去食堂打飯打菜。每個班都配有一個大鐵桶用於打飯、一個大鐵桶用於盛湯,僅此兩個桶就需要四名同學。另外還要選派四名同學端菜,一葷一素放在大大的洗臉盆似的盆裡,這樣的一盆菜也需要兩名同學抬著回到教室裡。偶遇下雨天,還要增派幾名同學負責打雨傘,否則,燒好的飯菜定會被雨水淋溼,而負責打菜打飯的這些同學一定也會被淋成落湯雞。如此這樣浩浩蕩蕩的隊伍一回到教室,同學們早就如嗷嗷待哺的小鳥嘰嘰喳喳而又吵吵鬧鬧,此時,負責值日的同學會拿起一柄大勺子給我們分菜。米飯和菜湯則是不需要分的,我們自己動手盛用,不過,經常會發生米飯不夠吃、湯不夠喝的情況,生活委員只好立馬跑向食堂再打一些回來。生活委員是個官,但是當時的我們誰也不想當生活委員,一日三餐,生活委員真的太辛苦,無奈,班主任老師最後只好決定由我們班男生輪流當衛生委員。碗筷則是我們自己自備的,平時不用的時候,都統一放在教室後面的一個櫃子裡。

教室後面用於專門放置我們碗筷的木頭櫃子極易簡單,只不過是用木板做了幾個簡易的隔層,如此簡易的碗櫥竟然經常會讓我們很是惱火的吃不上飯。那個時候勺子的質量不是太好,好像就是一塊鐵皮捲成似的,吃飯時稍微用點勁道就會把勺子的手柄弄彎,當你試圖把它再掰回原位時,這樣的勺柄幾乎都會被弄斷。斷了勺柄的勺子是沒法再繼續使用的,鬼精鬼精的個別同學就會神不知鬼不覺的在下次吃飯去碗櫥拿碗和勺子的時候,趁機偷拿別人的勺子使用。如此這樣,我們經常會有同學臨到吃飯時發現自己的勺子沒了,我就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一次。記得那天吃飯,我是用自己的鉛筆和直尺混合起來才好不容易解決吃飯問題的。

丟了勺子的同學在教室裡謾罵,生活委員也站在講臺上讓大家賭咒發誓,班主任老師也會為此經常在班會上講這件事,但是,一切依舊。人的本性或許就是依靠著這樣竊取別人的利益而自己沾沾自喜,對於他們來說,這是成功,不是恥辱。由此讓我又想到了我身邊的這些復讀生同學,他們挖空心思或復讀、或改年齡、或隱瞞參加高考的經歷,甚至有人直接冒名頂替竊取別人的錄取通知書來上學。。。。。。他們從不感到恥辱,他們就和那些偷拿別人勺子吃飯的人一樣沾沾自喜!

如此倉促的招收這麼多的學生進校就讀,目的就是為了應對已經到來的大量適齡兒童入學問題。在我們之前的學校裡,僅僅只招三個班,而我們這一屆卻招收了整整多一倍多的學生,我們是八個班。聽說明年還要繼續擴招,將要達到招生十幾個班的規模。

如此擴招這麼多的學生,讓我們當時的學校儼然變成了一個建築工地,整天都能聽到工地上各種建築機械發出的轟鳴聲,還有進出校園的大批建築工人。學校的食堂在擴建、學校的宿舍在新建、學校的教學樓在新建。。。。。。一直到一年以後,我們才得以搬進新的宿舍居住,我們也才得以告別在教室裡用餐的苦日子。一直到一年以後,我們學校教學樓的後面也矗立起另一座嶄新的教學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