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下午上晚自習之前,我們必須要準時的回到學校。其實,無需等到晚自習的時候才回到學校,我們週末回家的同學都是在家吃過午飯就早早地回到學校了。因為那個年代裡的公交車真的班次奇少而又幾乎沒有晚班車,無奈,我們只好在家吃過中午飯就早早的來到車站等車回校。
回到學校至晚自習的這段時間,是我們的自由時間,往往這個時候也是我們最興奮和最值得期待的美好時間。隨著陸陸續續回到宿舍的這些回家的同學,他們一回到宿舍就會開啟書包掏出他們各自帶來的家鄉特產。
暈,只有我們幾個家住市郊的同學沒有土特產,不是我們不想帶,而是,我們這裡真的沒有土特產。而那些居住在縣裡鄉下的同學也並不計較這些,他們總是在回到宿舍的第一時間拿出他們帶來的家鄉土特產和我們分享。
我第一次吃到了炒米,真的,我是第一次聽說,米還可以炒著吃。當我接過同學遞給我的半個刷牙杯的炒米時,我將信將疑的用手稍稍只捏了幾粒放進嘴裡咀嚼,硬硬的如小石子似的炒米立馬散發出一股濃濃的香味,再用牙齒用力一嚼,真的滿口留香、滿嘴都是香氣。
同學看我如此吃炒米的樣子,有點惋惜又有點嘲笑的說道:“像你那樣吃炒米,誰家吃的起呀?我們都是等家中來貴客的時候,沖茶泡水給客人喝的。”
這是更讓我聞所未聞的風俗習慣,我依照同學教給我的方法試了一試,真的香溢撲鼻、妙不可言。少抓一小撮黃黃的炒米放在杯子裡,裡面再放點白糖,最後用開水沖泡,無需攪拌,開水衝進杯子裡的剎那,炒米的香味立刻會隨著升騰的開水的熱氣直衝你的鼻子,讓你立馬陶醉。只需輕輕喝上一口,便是人間最美的美味,香、甜!你只管慢慢的享受著這奇妙的茶水,無需你擔心飄在水面上的炒米會被你偶爾喝到嘴裡,剛才我生吃炒米的時候本是人間美味,經滾燙的開水沖泡過的炒米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只見此時的炒米不再那麼硬硬的,繼而是夾雜著硬和糯之間的一種混合體。
偶有沒被我們喝水時喝到的幾粒炒米因吸滿水而會慢慢沉入杯底,等我們喝完炒米茶,然後拿勺子挖出來吃,竟然和白米稀飯那樣索然無味。但是此時已經被開水沖泡而腫脹變大的炒米也不失人間美味,只不過是因為有了剛才的對比才會讓它顯得寡而無味,其實,它比白米稀飯好吃多了。
這是居住在我們北方的同學帶來的家鄉特產,而居住在我們南方的同學則毫不示弱的拿出他帶來的鹽汁黃豆。溜光滾圓的黃豆竟然變成了皺巴巴的模樣,上面還有一點白花花的鹽汁。我的這位同學驕傲的說道,你不要小瞧這粒其貌不揚的黃豆,它絕對比炒米還要更美味。
我從他遞過來的鹽汁黃豆中拿出一粒放在嘴裡,嗯,起初是一股鹹鹹的味道,在嘴裡裹吧幾下,立馬越來越香,鹹鹹的味道中夾雜著一股淡淡的香,而且越來越濃。剛才還是那麼硬硬的黃豆此刻感覺已經變軟了,我已經非常明顯的感覺到剛才皺巴巴的鹽汁黃豆的外表的豆皮已經開始變得有一股強烈的韌勁,此刻我也不再擔心用我的牙咬一口硬硬的鹽汁黃豆會崩掉我的牙。只見隨著“咯嘣”一聲清脆的響聲,瞬間一股香味瀰漫於我的整個口腔,香氣夾裹著鹹氣,真是一種我從未有過的體驗。
“怎麼樣?比他那炒米好吃多了吧?”我的這位同學看到我陶醉的樣子,忙不跌的要讓我做個評價,以此來證明他家鄉的特產遠比那位同學的家鄉特產要更好吃。
“你們兩人帶來的東西平分秋色、各領風騷,都很好吃。炒米是一種甜香,而鹽汁黃豆則是一種鹹香,這是兩種不同的香,但是都美妙絕倫、其香無比”,是的,我只能這麼挖空心思、搜刮詞彙來評價這兩種不同的家鄉特產的區別。真的,它們真的都很好吃,一種是甜香,而另一種則是鹹香。
“對,還是我們這位同學會吃又有文采,一個是甜香,一個是鹹香,都是一種奇妙無比的香。不像你們幾個,被你們白吃了,就像豬八戒吃西瓜,就知道吃!”黃豆同學的附和立馬引來同學的哈哈大笑。不過,從此以後,他們真的知道什麼叫做甜香、什麼叫做鹹香了。
陸陸續續的,宿舍裡一共十二名同學都到齊了。我們在一起亂哄哄的說著回家的趣事,不過最多的話題還是離不開談論別的班級裡的女同學是如何如何的漂亮,大家有的躺在床上,有的則整理床鋪,也有幾個同學端坐在床上像模像樣的喝一口炒米茶,就一粒鹽汁黃豆。。。。。。
我的耳朵突然豎了起來,因為我聽到我的一位同學在講述著我從未聽說過的風俗。一位同學說,他這次回家,他的一個初中女同學換親了,女同學哭的稀里嘩啦的,很是可憐。
我不知道什麼叫做“換親”,他們幾個同學則很嫌棄的反問我:“你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
“對天發誓,我是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做換親!”我真的做出要賭咒發誓的樣子。
“算吧,或許他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做換親,他是市區人,可能沒有我們縣裡鄉下的這個風俗”,同學的解釋化解了他們對我的敵意。我不是市區人,最多我只能算作是一個市郊的農村人,不過,雖然當時大家都很貧窮,但是,我們市郊的貧窮程度要遠比這些住在縣裡鄉下的同學好的多。
同學耐心的給我講述了什麼叫做“換親”。“換親”指的是兩個極度貧窮的家庭都有一個兒子,因極度貧窮而娶不到老婆,此時正好這兩個極度貧窮的家庭裡又各自有個待嫁的女兒。如此這樣,兩家交換,我把我家的女兒嫁給你家做兒媳婦,你把你家女兒嫁給我家做兒媳婦,從此兩家就是一家人,無需任何的彩禮和形式,兩家選個好日子,相互把自己各自的女兒交換給對方就行。
“這是好事呀,成人之美又省錢”,聽完同學介紹的我竟然是如此興奮的贊成這種以“換親”的形式解決人們的婚姻戀愛問題。
“你懂個屁!”我的興奮立刻被同學的一聲罵而跌落谷底。
他們說,“換親”的人家幾乎都是女的上當,有的人家的兒子是個痴子殘廢,他照樣能透過“換親”這種方式換到一個如花似玉的女人回家。在這個重男輕女的時代,人們只考慮娶個女人回家傳宗接代,誰會考慮這些因“換親”而被糟踐的女孩的感受,她們只是被可以當作商品交換的一件東西而已。這些女孩如果不是因為“換親”,她們就是眼瞎子,也絕對會找一個比換親的男人而強上百倍的男人。選擇“換親”的家庭都是那些極度有問題的家庭,一個好好的家庭是不可能選擇換親這條路的。
同學們的解釋我懂了,我為剛才我的無知莽撞而感到羞愧。一個如此文明的現代社會,竟然還有如此骯髒醜陋的惡習存在,世間所謂的美好愛情,就在這“換親”陋習中被深深的褻瀆。因為男人們為了性和繁衍,就這樣殘忍自私的把自己的親姐姐或親妹妹當作一件商品那樣交換給別的一個男人;而另一個男人為了性和繁衍,同樣殘忍自私的把自己的親姐姐或親妹妹當作一件商品那樣交換給另外一個男人,人類骨子裡的自私讓世間最珍貴的親情也顯得如同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