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策。”
柳文彥緩緩道:“其一便是議和,不過所付出的代價,怕是我朝一輩子的恥辱。但大丈夫能伸能屈,以退為進,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李軒點頭:“第二呢?”
柳文彥道:“這第二,便是堅壁清野。號召全城百姓守城,同時立即調派各路勤王大軍進入長安。突厥方面,頡利、突利二可汗面和人不和,可以使金銀財寶加以分化。”
柳文彥嘆道:“此策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更別說距離突厥大軍入長安不過三天時間了。“
李軒沉吟道:“加上突厥人不大會攻城,若行第二策,有多大把握?”
柳文彥道:“第二策乃下下策,沒有任何回還的餘地,一旦敗了。唐軍就是亡國。”
柳文彥沒有說多大的機率,但顯然他不看好這一計策。
柳文彥忽然笑道:“當然,我朝新立,聖上神武,文臣武將多如牛毛,戰場局勢瞬息萬變,真要說敗,也不會那麼輕易失敗。若是贏了這一仗,對於國家,對於聖上,都是莫大的利好。”
李軒不由再次看向柳文彥。
八品小官,都能有這般見識?
“若是你,你會選擇第一種?”
李軒重新問道。
柳文彥毫不猶豫的點頭道:“必須第一種,事關國運,不能有任何閃失。一切以最穩妥的辦法為主。”
他輕聲道:“若是我的話,會在突厥大軍攻打涇陽,就會遣使議和。不行就第二種辦法。怕就怕要面子又要裡子,最後說的什麼都沒得到。”
“精彩!”
李軒聽罷,鼓掌道:“若大唐文武百官都有柳主簿這般見識,何愁突厥不滅?”
柳文彥端起茶水喝了一口,道:“其實我這次過來,還有一個目的。”
“什麼?”
“文彥想打聽打聽,上頭到底用了什麼法子。”
李軒含笑道:“若是第一種,或者又是第二種呢?”
“第一種,文彥也就放心了,突厥乃狗狼之輩,骨頭吃多了,他們肯定會退。”
李軒眼中異彩連連,這柳文彥可當真是不簡單。
之前兩點算是分析,但這一處結論,沒有一點本領的人,可說道不出。
“那第二種?”
柳文彥面色微紅,他左右看看,低聲道:“李郎君莫怪,若是第二種,我會現在就派人把家小送出長安。”
李軒一愣,隨即哈哈大笑。
柳文彥滿臉尷尬,只能苦笑。
李軒給他斟滿茶水,遞到他身邊,輕笑道:“足下真乃俊傑也。”
柳文彥神色一鬆,端起茶杯,咕嚕咕嚕的大口喝掉茶水。
“我大唐應該選擇第一種。”
李軒嘆道:“只是突厥大軍怕是還會趕到長安。”
柳文彥急道:“只要選擇第一種,就算到了長安,一樣可退!不過是籌碼大小的問題。”
李軒靠在躺椅上,說道:“足下意欲議和,便是我大唐只能在突厥面前抬不起頭來?”
柳文彥肅然道:“此言差矣,聖上乃開明進取之君,如此退後,是為了更進一步,待大唐局勢穩定,積蓄足夠力量,那小小突厥,豈是我大唐對手?”
“說得好。”
李軒讚道:“我對於大唐局勢也不過朦朦朧朧,如今聽了足下高見,當真是如撥雲見日,茅塞頓開。大唐有你柳主簿這樣的官員,小小突厥,又有何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