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即位後,他累官至兵部尚書。他任職期間參與滅亡東突厥,大破吐谷渾,滅亡高昌,功勳卓著,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但這些絲毫無用,最後他捲入太子李承乾謀反事件,坐罪處死,家人流放嶺南。
殺兄弟絲毫不手軟,殺功臣,李世民也從來不手軟的。
再壁如魏徵,死前沒事,但死後就因為一個懷疑的念頭,連墓碑都給推倒了。
因此李軒自從來到大唐後,他佩服李世民的治世功績,但也儘量不去做官。
最好是撈一個好名聲。
他也往這方面去做,也儘量在做到。
雖然有些時候腦子衝動了一些,但大都時候,他覺得自己還是一個理智的人。
對於當官,他確實是不感興趣。
他也說不上到底是因為李世民,還是本身就不適合當官。
只要自己不與他產生直接利益衝突,應該是沒事的。
李世民不是朱元璋,一旦牽連了,殺你個血流成河。
對待功臣上,他總體要寬鬆一些。
但一旦自持功臣身份,就敢揚威耀武,那離完蛋也就不遠了。
遠的不說,就說長孫無忌。
李世民在世的時候雖然沒死,但依舊被李治逼死了。
長孫無忌可是李治的託孤大臣,是他的舅舅。
李軒腦海中閃過種種,外面所過的時間也不過是瞬間把了。
在場眾人都身居高位,目前正享受著自身官職帶來的好處。
對於李軒的想法,多少有些理解不了。
按說李軒小小年紀就取得如此高位,就能登上常人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高峰。
該得意忘形才是。
可當初李軒在長安的時候,就算人生最高峰,一樣任何事情都是淡然處之。
如今大起大落,去了文水縣一趟,以為他會有想法改變。
沒想到回來後,李軒一樣對於當官不感興趣。
這樣的人,不說前所未有,最少也是寥寥無幾。
讓他們放下眼前高位,他們自問是辦不到的。
誰不想出人頭地啊,誰不想往上爬啊。
偏偏李軒就不!
“李小子,你真的這樣想?”很少說話的秦瓊忽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