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裡過了一晚上,錢宸第二天就繼續奔赴衡店片場了。
沒辦法,時間就是這麼趕。
回到衡店,正好可以拍夜戲,睡覺是不可能睡覺的。
該睡的覺,都在車上應付。
也正是這一天,華視CV9的《長征之巔》紀錄片播出。
在播出之前的這些天。
《倩女幽魂4》劇方、華視電視臺、雪花啤酒,三方合力進行宣傳。
尤其是華視電視臺,他們似乎有加大紀錄片創作的計劃,趁著這個機會,在華視的其他頻道也進行了宣傳。
《倩女幽魂4》熱播。
雪花啤酒還去買了熱搜。
所以,晚上七點的時候,這個頻道的收視率出奇的高。
選這個時間播出,是因為學生差不多都放學了。
該下班的也下班了。
這幾年,隨時網際網路和手機等移動裝置的崛起,電視機確實很尷尬。
也就吃飯的時候,會開著放在那裡。
《長征之巔》旳紀錄片,並不完全是記錄錢宸參加這個活動並且創作出《雪花》這首音樂的過程。
而是穿插了很多科普長征的文字圖片以及影像資料。
甚至還採訪了一些參加過的老兵。
屬於愛鍋焦鬱的型別。
雪花啤酒人家是央企,格局自然不會跟不上。
可以說,整部紀錄片都沒出現啤酒的元素。
沒有任何廣告植入。
甚至連錢宸參加的活動都淡化了,只說是一群新時代年輕人,追尋先輩們的腳步,感受曾經的艱辛和不易。
紀錄片完美的記錄了攀爬過程。
也有其他一些大佬的出鏡。
當然,吸引觀眾的元素也必須有,華視也知道看這個紀錄片的人,很多都是被電影吸引來的。
想要了解電影經典配樂的創作過程。
所以,裡頭有不少錢宸的鏡頭,在專業攝影師的努力下,錢宸雖然比不上《倩女幽魂4》裡頭那麼帥,但是卻呈現出了現代的文藝風格。
尤其是他創作的幾個階段。
每一次的彈奏都不太一樣,哪怕是普通路人,也能聽得出其中的晦澀之處。
不過,當錢宸經歷了長征的洗禮。
最後站在了雪山之巔,他再一次彈奏起這首曲子,立刻就變得流暢起來。
大部分的觀眾都是第一次看到樂曲的創作過程。
看不太懂的,覺得很稀奇有趣。
稍微有點專業知識的,也能感受得到那種創作靈感湧上心頭的舒爽。
嗯,大眾一點的說法。
就是當你蹲坑的時候,憋的臉紅脖子粗,卻依舊什麼也拉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