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5章 寫劇本是一門技術活

但他拿了二十萬的編劇費,不會寫也得寫。

好在編劇是一個團隊。

到時候編劇一欄也會寫他的名字。

錢宸給李冠奇也選好了角色。

他飾演張居正。強犧讀犧

拍《戚家刀》,張居正是一個不可不提的人物。

錢宸並不打算完全尊重史書。

史書不一定都是真的,可戚繼光和張居正的有些事情,他是真有耳聞。

首先,戚繼光能夠發光發熱,肯定是和張居正的支援有關。

其次,張居正也肯定不是什麼完人。

為兒子科舉鋪路就不說了,貪起財來,他也不比錢宸的乾爹馮保差。

馮保是個太監,貪財只為養老。

求的是一個安全感。

而張居正貪財,一個是為了自身,另一個還要為了家族和後輩。

張居正號色,這個也是真的。

男人有幾個不號色的。

錢宸上輩子不號色,那是因為他沒有。

他現在沒有夜夜笙歌,那是因為他還立足未穩,《天罡童子功》還沒大成。

所以,貪財號色,其實都算不上什麼缺陷。

李冠奇對這個角色非常滿意。

戲份可能不多,但人物塑造很需要下功夫。

演的好了,也能大大的拓展戲路。

到時候完全可以經常出沒在古裝劇裡頭,飾演大臣、家主什麼的。

最後,就是戚繼光的品行問題。

《明史》中載:“(戚繼光與俞大猷均為名將,操行不如,而果毅過之。”

意思是說,戚繼光比俞大猷更加果毅過人,但在“操行”方面卻不如俞大猷。

戚繼光在寫給張居正的書信中,常常自稱“門下走狗小的戚某”,這樣的恭謙顯得有些過了,其中不乏迎合、討好領導之嫌。

但你又不能說戚繼光是小人。

評價一個人,你要把他放到不同的歷史背景和現實環境下去評價。

不能單純依照自己的看法。

戚繼光收取下屬財物,沒這個財物,他拿什麼去賄賂上官。

不賄賂上官,他又如何能練兵打仗。

所以,戚繼光的劣跡,應該歸咎於時代,歸咎於朝廷。

當然,劇本為了照顧觀眾,也對戚繼光和張居正進行了一些改編。

不然電影沒法看了。

也過不了審啊。

送波斯少女這個就算了,容易被人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