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姜大斌和他媳婦周韞,還有孫喃夫婦。
等人齊了之後,首映式就開始了。
導演江華騰說了一下這部電影的不易——都是套路,就沒有幾個不來這一套。
然後別出心裁的讀一些網上的評論。
“如果要我選一部電影在難過的時候看,那應該是《失戀很多天》……”
“這世上,有那麼多的黃小仙。明明難過的要死了,表面上還是刀槍不入的,一副非常無所謂的樣子……”
……
讀了大概七八條才停下來。
這足以說明很多問題了。
當然,讀得都是五星好評,一星差評他肯定不會在這麼多媒體面前讀。
這些好評說不定還有花錢僱人寫的。
錢宸沒有第一時間看自己參演的這部電影,第一場是午夜場,那時候他正在家裡夜窗聽雨翻書頁。
但他看了不少網上關於這部電影的評論。
有褒有貶。
他不在乎褒貶,只在乎這部電影能有多少票房。
轉了一圈,得出的結論是大爆的可能性不大,但賺錢是肯定能賺錢的,說不定可以小爆一下。
按照網上給的預估,首日票房能達到兩千萬。
不出意外的話,兩三天就能回本。
剩下的就都是賺的。
這就比較嗨皮。
他能分走分成票房的10%呢。
之所以能有現在這樣的勢頭,一方面是電影質量確實不錯。
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不太像是一部標準的愛情電影,它的編排形式彷彿更接近時下流行的情景劇,或是像一部輕快活潑都市劇的濃縮版。
而這正是導演最擅長的。
錢宸和白荷的演技都過關,甚至可以說得上出色。
另一方面肯定是營銷。
片方不是沒營銷,甚至比一般的電影有更多的營銷,只是窮有窮的玩法。
他們把宣傳的重心放在社交類網站、影片網站以及圍脖上,內容則重點放在愛情、失戀等能夠在普通人心中的共鳴的話題上,加上原著本來就有一定人氣,使得這部電影被成功地炒作成“光棍節“的標籤。
不,都不是光棍節了。
這特麼的就是神棍節。
6個1的“神棍節”100年才有一次。
還有片尾那些一個個的素人現身說法,更是直擊心靈,讓看了電影的觀眾自發的去幫忙宣傳。
江華騰表演完了之後,志得意滿的把權力交給下面的媒體。
他已經看到了自己的成功。
這部電影原定的票房是3000萬+,不賠本就行。
只要不賠本,他就穩步踏入電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