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藝術,尤其是大場面,咱們確實比不過好萊塢。
光是《指環王》和《霍位元人》系列的大場面,就足夠追個好幾年。
也並不是特效工業發展就能縮短差距。
核心的問題在於戰爭理念。
張略的戰爭場面堪稱豪華了,花的錢一點也不比西方少。
陳凱在《無極》裡面也各種秀大場面。
但華夏的觀眾卻有些接受不能。
這就是理念的問題。
錢宸現在也沒辦法徹底解決問題,但他做出了屬於自己的嘗試。
“過!”楊路沙啞的吼聲響起。
然後迅速的被群演的歡呼淹沒,他們真真切切的把自己當成了主演。
哪怕很多人都註定沒辦法露臉。
錢宸看著這一幕,有一些感慨。
並不是他覺得這些人過了今天就會出息,會真正走向成功。
那是扯淡。
市場就那麼大一點,每年幾萬人往裡擠,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都只是他的棋子罷了。
被他忽悠了為他辦事。
上輩子權謀學習的家庭作業。
不過,這樣的經歷對這些人來說也不是沒有好處。
最起碼人會稍微清醒一點。
不再那麼渾渾噩噩的過日子。
三和大神似得。
有些人或許真的能混出點什麼名堂。
而有的人則會經過一番思索,去開始新的生活。
被當成棋子,也未必就是壞事。
大多數人的悲哀,是沒資格成為棋子。
“三天,只花了三天時間就拍過去了。”楊路也挺激動的。
這一齣戲是最大的難點。
原計劃是一週的時間,八月之前如果拍不好,就減少群演數量,縮小拍攝規模。
咱這就是一部商業電影。
賺票房去的。
如果成本都砸到大場面上,而且最後大場面也不理想,那這部電影就完了。
沒想到三天就拍了出來。
而且還拍的如此震撼和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