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嫂.....”姜大斌想了半天都沒太明白這算是個什麼理由。你大嫂快生了,和你有半毛錢關係啊。
你們家大業大的,請保姆月嫂陪護.....請幾十個也請得起。“也就是這些天了。”錢宸硬著頭皮說道。
安茜這兩天就能回來,如果他直接去了雲南,兩人就見不到了。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那行吧,我召集人,咱們花三天時間,先把大致的動作給設計一下,後面拍戲的時候慢慢磨,這部電影集中體現動作戲的地方很少,而我對你的動作設計也沒啥不放心的,只是特效.....”姜大斌有些為難。
“特效
您就放心吧,不會讓你失望的。”錢宸拿起盆,給姜大斌的碗裡續了一點酒。
“搞不懂你為什麼要弄特效那玩意,被徐恪給帶壞的?”姜大斌其實不太明白,錢宸為什麼可以放棄武指,都要堅持用他的特效團隊。
是的,錢宸有自己的特效團隊。一般人很難想象吧。
錢宸才出道沒幾年,不僅是有武術班子,連特效也有。而且已經參與過多部電影的製作,有些已經開始獨當一面。
特效於影視產業,在我鍋和好萊塢之間呈現截然相反的結果,前者奔波數年,始終難逃“五毛錢”定論,後者則日臻成熟,扛起大片製作的旗幟,簡言之,一個譭譽參半,一個瑕不掩瑜。
姜大斌的本意,是打算找數字領域。
“我想做華夏電影的大場面,類似於指環王、復仇者聯盟的那種,而不是單純的情情愛愛,只有這樣,咱們的電影才能實現出口全球,文化才能隨之被帶出去。”錢宸分析過華夏電影海外遇冷的原因,其實總結一句話,就是歪果仁不喜歡看。
說的再多都沒用。
拿任何獎項也都是白扯。
“做大片,那可得不少錢啊。”姜大斌的電影已經夠費錢的了。
但是他的電影,不管任何一部都算不上實際意義上的“大片”,他燒錢的地方和一般導演不一樣。
“慢慢來嘛,我這特效團隊,不會比你之前說的D2(數字領域)差,他們那邊幾乎都已經算是破產了,不少人都被我們給挖了。”錢宸並沒有撒謊。
今年是MORE特效團隊瘋狂擴張的一年,錢宸幫徐建介紹了個朋友。就是那個負責放貸的東方一笑。
MORE特效公司借了兩個億,用來擴張特效生意版圖。這筆錢,主要就是用來接納D2的精英特效高手。
9月11日,國際頂級特效公司“數字領域”宣佈破產。
這個公司由原工業光魔一名經理斯考特羅斯創立,1993年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入股,之後他介紹來他的好友斯坦維斯頓(著名的電影特效大師《侏羅紀公園》、《異形》、《終結者》的幕後特效高手)。
21世紀以來,他們參與了許多好萊塢商業大片的特效製作,其中包括2011年和2012年暑期檔的兩部“票王”—《變形金剛3》和《復仇者聯盟》。
即便如此,“數字領域”仍在2008年經濟危機後長期入不敷出。《變形金剛3》和《復仇者聯盟》也救不了他們。
截至2012年9月該公司債務已達1600萬美元,並有超過5000萬美元的多項虧損。
2012年9月7日,走投無路的“數字領域”關閉了旗下位於弗羅裡達州佔地13000平方米的工作室,該工作室300名員工只保留20名,原CEO約翰·泰克斯托也已經引咎辭職。
這三百號人裡頭的大部分亞裔工作人員,以及少部分的歐美裔,幾乎全都被樸國昌給介紹到了華夏工作。
樸國昌和樸道思倆人在自己單幹之前,在D2幹過一段時間,他們在裡頭偷學了幾年技術。
走了之後,還動不動就挖老東家牆角。
或許,資產重組之後的數字領域,還有東山再起的可能,但姜大斌顯然是來不及等他們了。
這個時期,MORE絕對是最適合的特效公司。
而且是各取所需,錢宸需要一個大專案來提煉和融合團隊,而姜大斌則是想花最少的錢,幹最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