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還會吐槽一下老闆。
比如說老闆今天又沒來上班,玩物喪志。
老闆跟在老闆娘身邊,怎麼看著跟個太監似得。
老闆這麼猛,不知道會不會家暴,估計一下就把老闆娘給拍死了。
當然,吐槽歸吐槽,大家的忠心毋庸置疑。
“抗戰片啊,神不神?”錢宸對抗戰片不太感興趣,主要是因為神劇太多。
即便上面出了管控神劇的鄭策,也架不住這些導演各種鑽漏子,神劇裡的神段子層出不窮,不斷重新整理人們的認知下限。
“哈哈,不神,一點都不神,拍的是寶山守衛戰,要不然也不會跟你說。”楊路似乎也想到了某些神劇裡的片段。
“找王境啊,算了,見一見吧,我正打算和資本圈的人吃個飯呢,得攢幾個專案拿去說。”錢宸對王境的工作效率挺不滿意。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王境是北電老師,還要拍戲,人到中年家庭瑣事也不少,能放在“未來之星”上面的精力極其有限。
而且他這類學院派專家的眼光特別高,認知也很主旋律。
人很快就被請過來了,自稱廖西,帶來的專案叫做《捍衛者》,看起來文人氣息很濃,有種不卑不亢的疏離。
“廖先生先坐一會吧,我看看本子。”
錢宸看本子的速度堪稱業界第一,不需要拿回去慢慢看。
另外一邊的辛止蕾還在一遍一遍的模仿錢宸剛才那一刀,逐漸學的有模有樣。
廖西難以避免的被吸引注意,只覺得這裡的氛圍無比詭異,帳後像是埋伏了好幾百個類似辛止蕾的刀手。
這娘們有點彪啊。
“講鍋軍的電影……”錢宸把本子放在桌子上。
“啊,對!”廖西回過神。
好在他並沒有在錢宸臉色看到鄙夷或者抗拒的神色。
“你看過《筆架山狙擊戰》嗎?”錢宸問。
“看過,非常精彩,完全不是網大的水平,我就是看了這個網大,才決心來找西辰的,我覺得《捍衛者》應該也能達到這部電影的水平。”廖西大概不太會說話,當著錢宸的面,不自覺的貶低了網大。
錢宸也沒怎麼在意,問道:“你是想上網大,還是想上院線?”
“我們想先上院線,然後再上網大,我之前找過王境導演,他讓我們上網大,但是《筆架山狙擊戰》是買斷免費的,我們不太甘心。”廖西很坦誠,或者說文人風骨根本就不去拐彎抹角。
廖西確實是文人。
大學的時候,他就開始詩歌創作,是當年大學生詩歌創作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
和同校詩人郭紹才一起命名和提出了對後來華夏詩歌發展有著顛覆性意義的“第三代人”詩歌的概念,並積極參與和推動了這一影響深遠的詩歌運動。
畢業後,曾在川蜀任職教師和編輯。
85年移居香江後,便漸漸淡出鍋內詩歌圈,將創作的重心轉移至了香江。
86年獲香江青年文學詩歌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