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2章 牛氣沖天(求月票)

因為《太平輪》的關係,上了基本上就死。

上市也是要看時機的。

“好!我儘快給你答覆!”王異稍微平復了一下,他抓起自己的手機,一邊打電話一邊往外走。

錢宸伸了個懶腰,看著他離開。

不需要錢宸自己去關門,他家的智慧管家會幫忙做這些事。

智慧管家甚至會安排各種型號和型別的掃地機器人打掃房間和院子裡的衛生。

這些掃地機器人明年會成為新公司的第一款產品。

但是掃地機器人不是新公司的主營業務。

新公司還會為各種家電品牌定製智慧化服務,最終實現統一管理。

新公司大機率會叫東宸未來,代表著東宸科技對於人工智慧技術的一種重視,認為智慧是科技未來的走向。

第二天,《太平輪》的首日票房公佈出來。

只有不到三千萬!

這怎麼可能啊。

首日排片率達到了34.61%,各大院線給足了面子,奈何平均上座人數只有場均16人。

業內一片譁然。

隨後兩天的情況更糟糕,在排片只下降了0.45%的情況下,週三的票房卻大跌33%,從2420萬跌至1630萬元,這進一步導致了院線信心不足,給予這部電影的場次在週四下降為33.11%,並創造了1450萬的票房新低。

而在《匆匆那年》上映後,《太平輪》的排片量一下子降到了24.55%。

如果不是因為3D的高票價,《太平輪》的表現還會更加糟糕。

完了!

沒有任何反轉,就如同很多賠錢大片表現的那樣。

到底為了什麼?

這部由大導演吳雨申指導,由小牛犇騰、樂事、華姨等多家鍋內一線電影公司參與,雲集了黃達岸、金成吾、章采薇、董大偉、宋慧喬、長澤雅美等大牌明星,被稱為“東方泰坦尼克號”的電影,為什麼最後會淪落地這般境地?

總結經驗教訓的不止是片方。

很多電影公司也加急開會,分析這部電影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免得踩同樣的坑。

而網上的觀眾、影評人也都各展所學。

說啥的都有,不過總結下來無外乎三點——一般都會分成三點,也不知道為啥。

一個是分上下集是敗筆,片方在評估了電影之後認為票房回收壓力過大,所以就決定拆成上下兩部“賣兩次”,不過即便如此,以登船前後作為上下部的分割點也是有待商榷的決定,這會導致看第一部的觀眾會覺得自己被欺騙了——一部叫《太平輪》的電影,船去哪兒了?

這個就相當於大家花了一百二十多分鐘,就特麼的看了個前奏。

第二個是明星太多了,三對戀人,六名主演都是一線明星。

為了更高的票房目標,找來了更多的大明星加盟;但更多大明星的加盟又反過了變成了《太平輪》敘事上的負擔,尤其是分成了上下兩部之後。

第三個就是吳雨申真不適合拍這玩意。

換一個大導說不定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