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朝會結束,下午封賞就到,效率不低。
宣旨太監氣派十足,盡顯皇家禮節,在郭家所有人跪了一地後,才讀起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姜勇大德,忠心報國,不忘報恩,忠義兩全,文武兼備,膽氣有加,深入虎穴,斬殺敵酋,獻首努爾哈赤,朕心甚慰……升三品輔國大將軍,授封鎮邊侯,俸萬戶,欽此。”
姜勇趕緊磕頭領旨謝恩,心裡想的卻是自己的美嬌妻,這下妥了,心早被他騙走,這下有了爵位,身也跑不了啦。
中途小太監還喝了口茶,郭老爺一下就明白了,塞了不少銀兩,搞的死太監笑得合不輪嘴。
封賞完姜勇,又輪到郭一凡,如願以償,做了太子長女朱徽嬋的駙馬,而且是下嫁,不用住公主府,但需在家修建宮殿讓公主入住。
其實就一形式,只要公主住的開心,哪裡都一樣的,再說皇上又不出宮,哪裡會管的到那麼多,郭府本就不小,中院也全給郭一凡了。
而郭一凡建立了駙馬衛,雖說只有十二人,都武力不低,安全保障也有了。
只是成婚要在半年後,這下又被姜勇搶先了,他們定的下個月,娶的惠安伯府長女張慧。
姜勇不僅是修煉比他快,泡妞也比他快,郭一凡也無語,修煉資質沒他好也就算了,可論相貌論學識哪樣都比姜勇強,怎麼娶妻還是落後了呢。
成婚的規矩繁瑣,這個自有專人負責,郭大少只要配合就行,現在當務之急,是把學校先建起來,地已經買了,外城,也不偏,只是蓋樓需要時間。
不過有了水泥、鋼筋、紅磚,又僱了不少工人,缺的就剩時間了。
郭一凡之所以選擇建立“新明學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想做的事只有修煉,但他不是薄情寡義之人,做不到拋棄世俗凡事,也捨不得家人、朋友。
為了能有個安穩的修煉環境,必須排除內憂外患,而幫助皇家建立強大的實力是最快的。
但現在勢單力薄,光一個人不行,必須要有幫手,所以他選擇自己培養一些,這就是他建學苑的目的。
太祖說,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
郭大少境界還沒這麼高,還體會不到,現在最煩的就是事情多,所以他只追求效率。
來自四百年後的郭大少,雖有知識,但讓他用出來也不容易,所以招些學生,教會他們,再由他們去用,比較方便。
而第一批學生郭一凡會用心去教,等他們學差不多了,再由他們去教,他們去做,郭一凡只需要幫襯一下即可。
學苑還在建,郭一凡在寫教學大綱,其實也不用寫,直接抄就行,他的筆記本下載的資料無數,足夠用了。
最好的學習是教會別人,所以要讓學生學會總結,學會分享。腦力重要,體力也很重要,早操要有,都要跑步,鍛鍊心肌。
只有心肌發達,才能有好的血液迴圈,營養、空氣、水才能輸送到位,人才有好的精力面對生活,面對學習,面對工作。
拳術也要學,騎馬射箭也要會,上馬能殺敵,下馬能安邦才算是我大明新生力量。
日子過的很快,郭一凡一邊準備著新明學苑的各項事務,一邊打坐修煉,終於在婚前一週達到了煉氣一層,隨著丹田的開闢,感官都靈敏了很多。
而煉氣二層的姜勇,新婚半年,都有孩子了,這速度,郭一凡是一步慢,步步慢。作為修煉之人,早點生孩子是有必要的,不然越修煉,生孩子的機率越低,當然這些郭一凡也不懂。
學苑已經建成,招生也開始了,所有學費生活費住宿費統統全免,一日三餐,學成分配工作,所以報名的人很多。
特別是家裡窮的吃不起飯的,只要是812歲的孩子,無論男女,全過來報名了。
這個是自助的報名,還是郭一凡想出來的,懶人法,放個箱子,報名只要把名字年齡性別身份寫好投入箱中即可。
箱子上還寫著三日後考試。
三日後,新明學苑門口人山人海,到處是人,這可比旅遊景點看不到風景只能看到屁股還要誇張。
這不是筆試,而是闖關,分十關,一關十分,共一百分,擇高分入苑學習,名額僅三十個。
第一關,考算術: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