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跟他們接觸的世界完全不同,他們只有四書五經,只有君子六藝……
萬曆46年三月,已經走了一個多月了,因為天氣原因,走的非常慢。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出川真不容易啊,山高林密的,路非常狹窄,到處是坑,一路上,都要規劃好休息的地方。
在荒郊野外落腳,一則不安全,二來家眷們太遭罪。郭大少選擇在年初就出發,已經很對不起家人了。如果是夏天,景色宜人不說,行程也會快很多。
終於還是到了西安,陝西這幾年很不好過,乾旱也會越來越嚴重,十室九空,易子而食,揭竿而起也用不了多少時間了。
郭一凡見不得這個,即使他沒親眼看見,但他知道啊,先知也會有先知的苦惱,明明知道結果卻無力改變。
儲物戒裡的糧食雖多,但也不夠幾個人吃的,何況一省。
明朝人口兩億,增長到四億,本需百年,可因為天災人禍拖了整整兩百多年。
可笑的是,兩億人口登記在冊的只有六千多萬,哎,隱戶黑戶之多,令人咂舌。沒辦法,土地併購,有地的不用交稅,沒地少地的卻要交,於是很多人就把自家的地投獻了,總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就如禁海,海商們就走私就做海盜,什麼倭寇入侵,真正的倭人並不多,明人假裝的倭人才是主力。
郭一凡能做的只有盡己之力,能做一點算一點,所以他準備在西安逗留一段時間,主要是想開個糧店。
有錢能使鬼推磨,去了幾個牙行,買了好幾個家丁丫鬟,又租了間店面,僱了個掌櫃,非常輕鬆的開店了。
一家子都在客棧休息,郭一凡帶著兩弟弟在忙碌著,姜勇則苦逼的在客棧教徒弟。
沒人的時候,貨早上架了,紅薯、土豆、抗旱小麥,這些都是糧種,怎麼才能賣出去,怎麼才能讓吃不上飯的人來買,這就需要動腦筋了。
哎,很難。吃不上飯的都沒地,地在地主那,人家大魚大肉呢。如果把種子賣給地主,那糧食再多也是地主的,窮人還是會餓死。
除非打土豪分田地?不然沒什麼效果。
歷史上陝西旱災嚴重,皇上也震災的,但真正給到老百姓的還是很少,貪官之多之狠,只要自己吃飽哪管別人死活。
目光短淺的地主、官老爺們,沒過多久就被造反的殺了。
怎麼弄?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在掌櫃夥計們都上班後,郭一凡帶著兩小老弟過來準備開個會。
議題就一個,如果出現旱災,怎麼才能讓老百姓不餓肚子?
夥計們都是牙行買的,只有活不下去了,要餓死了才會把孩子賣了,都是窮人家的孩子啊。
掌櫃王洛庭雖落魄,卻也能吃飽飯,老童生,秀才都沒考上,別人是高分低能,他到好,高能低分,做事沒問題,一考試就緊張,大腦一片空白,考什麼都過不了關,於是出來做事,一直從學徒到掌櫃,家裡日子也過得越來越好。
等郭一凡把議題說完後,個個面面相覷,沒一個人發言。於是,郭一凡拿出了殺手鐧。一盆銀子放在面前,誰說一兩銀子,說的好五兩,被採用十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