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姜勇和三飛放假,好好休息兩天,放鬆下神經。郭一凡帶著田飛,去了首輔大人的府上,這次是為鍊鋼之事而去。
明朝中葉,鍊鋼技術是世界領先,只是現在已經被歐洲追上了。
這時的鍊鋼技術主要是灌鋼法,而且已經會用焦炭冶煉生鐵。
其工藝過程大致為,將熔化的生鐵與熟鐵塊合煉,生鐵中的碳分會向熟鐵中擴散,並趨於均勻分佈,且可去除部分雜質,而成鋼材。
當然少不了不停的鍛打,百鍊成鋼嘛。
在這個不懂化學的年代,能煉出普通的鋼材那也算厲害的,現在主要是用中頻淬火,以熟鐵為料鐵,感應加熱,置於爐中,而將生鐵板放在爐口。
當爐溫升高到1300℃左右,生鐵板開始熔化時,既用火鉗夾住生鐵板左右移動,並不斷翻動料鐵,使料鐵均勻地淋到生鐵液。
這樣,既可產生很好的滲碳作用,又可產生劇烈的氧化作用,使鐵和渣分離,生產出含渣少而成份均勻的鋼材。
優質的鋼材比較純,好的金屬雜質能帶來合金對鋼有利,但大多雜質會破壞鋼鐵的屬性,像碳影響可塑性,硫產生熱脆性,磷產生冷脆性,氧會造成氣泡,氮會造成斷裂。
古代哪懂這些,元素週期表都不知道,還要等兩百多年後才會出現。
郭一凡提供的是氧氣轉爐鍊鋼法,這是現代普通的鍊鋼法,但比目前而言,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鋼的質量,也是條件所限,唯一能實現的方法了。
方從哲對郭一凡很感興趣,最喜歡的就是郭一凡上門拜訪,不僅帶來很多新鮮的吃食,還有奇妙的發明。
在大廳喝著茶,方從哲笑眯眯的看著郭一凡,想知道這次又能帶來點什麼好東西。他工作壓力大,幾乎沒多少人幫正忙,而郭一凡一出現,就幫了大忙了。
“方大人,這次來是想跟兵部合作,升級一下鍊鋼之法。”郭大少在寒暄一番後,直接告知來意。
“對你有何用處?”方從哲問的是郭一凡的目的。
“嗯,我家蓋的房子是鋼筋混泥土結構,沒有鋼筋可不行,而且我意在施教,想辦個學苑,需要造很多房子。”
“鋼筋混泥土是何物?”方從哲其實很享受有不懂的東西。
“水泥,鋼筋,黃土等混合而成,水泥硬,鋼筋韌,結合起來造的房子才會堅固。”郭一凡也沒辦法,領先了四百多年,跟每個人講話都像是教書,所以辦個學校很合適。
“堅固到何種程度?”方從哲眼睛又開始發亮。
“比現在的房子堅固多了,地震都不怕。”這就講到CEO心裡去了,古代一地震,房屋倒塌無數,壓死過不知道多少人了。
“跟城牆比呢?”沒有對照不好判斷。
“遠勝”郭一凡現在也學會用很少的字表達了。
“明天去你家作客,我想當面看看。”還是要眼見為實,每次跟郭一凡談話,都很費腦子。
“您能來那求之不得啊,我等著蓬蓽生輝哈。”郭一凡也很開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拜訪,老爹估計會樂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