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三章 姜勇封侯 郭成駙馬

郭一凡在朝會上突然發現一個問題,這萬曆真是命好,殆政二十年來,反而殆出一幫很獨立很忠心的臣子,雖然也會彼此推諉,相互拆臺,但總體還是好的,不過要苦了後面的繼位者了。

黨爭應該已經有二十多年了,朱翊鈞因為忙於自己的修煉,苦於資質太差,無心理政,使得朝政日趨腐敗,黨派林立,黨爭迭起,可這誰說不是萬曆爺的目的呢,皇家的帝王術本就喜歡相互制衡,一黨獨大反而不受控制。

只是黨爭鬥來鬥去,會發展壯大,總有鬥死的一方,然後皇帝沒辦法,又拿出宦官,弄個閹黨出來。

王安還是好的,包括已故的馮保、陳矩都居功至偉,但後面朱由校的大伴魏忠賢卻遺臭萬年,好在最後一位朱由檢的大伴王承恩則忠貞事主、以身殉國。

朱由校也是沒辦法,東林黨獨大,沒有魏忠賢制衡,估計亡國還要更早。

黨爭還能控制,但軍閥就不行了,欺下瞞上,只顧自保,當天下烽煙四起,滅亡在即,他們卻做什麼都是為了自己集團的利益,至於什麼民族大義和忠君愛國,那都不過是遮羞布。

在郭一凡胡思亂想的時候,朝堂裡還在激烈討論,爭執不休。

估計是算準了郭大少神遊回來,都安靜了下來,萬曆爺估計也差不多了,啥時候工作過這麼久,早就想回宮休息了。

於是算是定下來了,根據軍功封賞,姜勇頭功,沒有他殺努爾哈赤,明軍危在旦夕,歷史也確實如此,四路軍大敗,明由盛轉衰,到後面亡國,薩爾滸之戰就是轉折點。

而各路大軍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大冷的天出征,的確是九死一生,也另有封賞。

好在國庫也還拿得出錢,這何嘗不也是郭大少的功勞呢。

至於郭一凡想做駙馬,反正他是太子門生,就交給兒子決定了,萬曆才不操這個閒心。

郭一凡也不想多事,現在還不是他挑事的時候,向來不喜歡主動找茬,喜歡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等他學苑建成,培養出能用之才,再來談朝政改革的事,那時老丈人當權,更加好操作了。

僅用了一個上午,大朝會就圓滿結束了,該有的都有,現在朝廷有錢,俸祿發放也正常,眾臣也沒話多說。

中午朝會結束,下午封賞就到,效率不低。

宣旨太監氣派十足,盡顯皇家禮節,在郭家所有人跪了一地後,才讀起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姜勇大德,忠心報國,不忘報恩,忠義兩全,文武兼備,膽氣有加,深入虎穴,斬殺敵酋,獻首努爾哈赤,朕心甚慰……升三品輔國大將軍,授封鎮邊侯,俸萬戶,欽此。”

姜勇趕緊磕頭領旨謝恩,心裡想的卻是自己的美嬌妻,這下妥了,心早被他騙走,這下有了爵位,身也跑不了啦。

中途小太監還喝了口茶,郭老爺一下就明白了,塞了不少銀兩,搞的死太監笑得合不輪嘴。

郭一凡百思不得其解,這劇情怎麼這麼熟悉呢。

封賞完姜勇,又輪到郭一凡,如願以償,做了太子長女朱徽嬋的駙馬,而且是下嫁,不用住公主府,但需在家修建宮殿讓公主入住。

太子朱常洛對郭一凡非常喜愛,不僅給他帶來稀奇古玩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有心,每次進宮都想著他,能不喜歡嗎?所以萬曆把事丟給他,這太好不過了,特別是王安,他可把自己當成媒人的,這下更能佔郭一凡的小便宜了。

郭一凡等這天也等了蠻久了,連駙馬衛都建立好了,十二飛現在還不能說是一飛沖天,但也開始展翅高飛了。

至於府中建殿,都是小意思,鋼筋、水泥、磚瓦、瓷磚都有,不過是花點錢請人施工的事,連新明小區都開始建第三期了,蓋房子簡單的很。

因為郭一凡的原因,這次雪災死人最少,天氣漸漸暖和,各地湧來的災民也開始返鄉,家有產業,故土難離,大多數人選擇了回家。

當然也留下來一部分,都是無田無地的,在京城還有地方打工掙錢,養活老小,哪裡還捨得走,更不用說跟著郭府,還有樓房可住了。

郭家也不小氣,走的人都發了路費,錢沒多少,但乾糧十足,最重要的還安排了四輪馬車,減少他們路上的時間,以便能趕上春播時節。

第一年的小冰河期都這麼冷了,以後的天災更頻,沒點技術能力,如何去與天鬥呢,郭一凡都開始考慮大棚蔬菜了,怎麼把塑膠薄膜弄出來呢,總不能用玻璃建造大棚吧,這也太貴了點。

沒想多久,姜勇就跑的不見人影了,估計一時興奮,找張慧炫耀去了。

當天晚上,郭一凡讓管家姜德安排工人,按他的方案修建宮殿,至於皇室的要求,能滿足就滿足,不行也就拉倒,自己住的舒服為主,再說,古人都不知道什麼叫樓上樓下電視電話,現代人的生活他們不懂。

郭一凡準備明天進宮看看公主,順便商量下婚期,還有宮殿如何裝修,總要給女主人一點權力的。

這時,姜勇跑了回來,說他的婚期已經定了,就下個月,這速度,修煉沒人家快,泡妞沒人家快,現在結婚生子還是落後了,一步慢步步慢啊。

姜勇笑的賊兮兮的,說本來惠安伯選的三個月後,說那吉時更好,被我用一把手槍給換成下個月的吉時了。好傢伙,這也能賄賂,還沒給幾發子彈就成了,於是讓姜勇跟張慶臻說聲,經常過來練練槍,游泳池樓上有槍室,可以打靶。

其實,張慶臻也經常過來,當初張慧老是玩失蹤,動不動就跑個沒影,不知道溜哪去了,惠安伯對這個女兒寶貝的很,所以派女護衛去跟蹤,結果跟沒了,也不彙報,問她們說話還吞吞吐吐、含糊其辭的,搞的張慶臻好奇死了,於是又讓親兵去跟蹤,水平太次,沒多久就跟丟了,直到惠安伯向太子借了個大內侍衛,這才知道原因。

只是這個大內侍衛也太不像話了……